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我们仨》,不由得喜欢书中的一家三口。喜欢生活上有点“笨拙”的锺书先生,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像小孩那样一把抓,下公交车摔跤断了半颗牙。学会划火柴都能很得意。会记错自己生日。一个人在家会“做坏事”:打翻墨水瓶、砸了台灯、弄坏门轴……像个孩子的钱锺书先生有些可爱哦!喜欢爱家而不失独立的杨绛~,丈夫获奖学金远赴重洋留学,她也中断了清华的学业,陪丈夫游学。学习之余的她几乎揽下了生活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租房置家,在家庭杂事之余去钱锺书就读的学校去旁听。顾家和做学问对她来说是不矛盾的,二者可得兼。也喜欢从小就懂事而又常怀赤子之心的“阿圆”。
《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特地摘录了一些书中很有感触的话: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做绳子使用。锺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我也曾看到某剧这样的一段话:
《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深以为这是剧中主人公为人处世的高明所在,以前我就是这样的,所以台词深得我心。现在转过来再看钱锺书杨绛先生的人生哲学,我觉得自己不够开阔,木桶效应、绳子最薄弱处未免太过功利,我不是什么政治家企业家,我就是个普通的人。我有个朋友,她常在我面前抱怨自己的某个朋友那那不好,恰巧我也不喜欢她的这个朋友身上的毛病,可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她还和她做朋友,我认为她言行不一背后说人是非,一度想要远离这位朋友。原是我太过功利,待人不能只看最低处,或许我的这位朋友她早就发现了她的那位朋友身上的最高处。
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一九七五年的国庆日,钟书得到国宴的请帖,他请了病假。下午袁水拍来说:“江青同志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辆小轿车,接两位去游园。”钟书说:“我国宴都没能去。”袁说:“钟书同志不能去,杨绛同志可以去呀。”我说:“今天阿姨放假,我还得做晚饭,还得看着病人呢。”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