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的日子,我们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继续一起观课,但这次是课加讲座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课设计的精妙之处。
我们观摩的是薛法根老师上的四上第八单元《故事二则》,薛老师的课堂主环节是填写“病例单”和讨论“神医'神'在何处?”梳理故事情节的同时发现内在的因果关系,展开思辨性的思考与讨论。
在观看课例之后聆听薛老师的讲座,有豁然开朗之感。这篇课文放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培养有见识的阅读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最重要要做到以下三点:
1.用思维方法武装理智的头脑
2.用真实问题锤炼思辨的能力
3.用典型活动养成理性的精神
在讲座中,用到一个概念——大观念。
大观念:是学科知识内容体系中最有解释力、统整力和渗透力的知识,这种知识内含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思维,是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体现。简而言之,解决复杂问题的专家思维。
而何为“大概念”?
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典型特征,专家的知识是通过大概念来组织,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
大概念是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
“大观念”和“大概念”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专家思维。”因此,他们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都强调了“专家思维”的重要性。
简单的说:知识是什么?是专家结论。而探讨知识怎么一步步来的?是专家思维。
为了表述的一致性,我们还是用到“大概念”的表述。这节课《故事二则》的“大概念”是依据事情的因果关系作出正确的决断。
薛老师的课堂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填写“病例单”和讨论问题,让学生逐渐发现事情中的因果关系。因为讳疾忌医所以病入膏肓,因为防微杜渐所以防患未然,因为小错不改所以终成大错,酿成大祸。这就是其中的因果规律。
除此之外,薛老师还用课例举例说明如何依据事情的因果关系作出正确的决断。
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
从结果“树在道旁而多子”推论出“人人可摘而不摘”的因,最后做出判断——此必苦李。
再比如《西门豹治邺》因为巫婆官神骗钱害人,漳河年年干旱等原因,导致天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结果,最后是西门豹做出判断——先解决人祸,后解决天灾。
在大概念的支撑下,我们可以建好任务群。
这样的设计就非常有整体观念,很是巧妙。可以的话,我们确实可以设计出来,在课堂实践和感受设计的精妙。
薛老师最后告诉我们要“念好三字经,导向新课堂”。这“三字经”指的是一读,二讲,三议。一“读”是指带着问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二“讲”指的是抓住要点,有条理地概要讲述;三“议”围绕关键问题,像专家那样思考。
薛老师这堂课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三点,让学生带着“病例单”上的问题,去边读边思考;接着让学生还原病例单,按照时序简要讲,学会有条理概括地表达;最后围绕“神医‘神’在何处?”这个问题,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去发现背后的因果关系。
听懂了讲座里的概念和做法,再对照课例,去理解里面所提到的方法,对应起来,就更加能够清晰了解名师设计课时的意图和精妙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