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小学,每次考试回来,家长都特别关注分数。如果有进步,自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分数总有波动,甚至不升反降,大人和孩子就双双发愁:孩子提心吊胆怕挨骂,家长虽然心里着急,又不好意思责骂孩子,怕打击了他的积极性。那该怎么做才好呢?
1
分数和学习是有交集的两件事
虽然现代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我知道,几乎所有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分数。孩子分数高,想怎么保持;孩子分数低,想怎么尽快提高;孩子分数波动大,更是愁得赶紧报几个补习班稳定住。
别着急,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怎么用正确的方式关心孩子的分数。
分数的确是对孩子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反馈和评估,能帮孩子定位目前所处的位置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但分数是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通过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尺,把人三六九等地分拣出来。
很显然,用分数一个标尺来衡量多样化的孩子是不合适的。而且分数只是一种不那么全面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
尤其在现阶段,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为了提倡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试。很多学校平时的考试题目也比较简单,区分度不大,不少孩子的成绩都在95分以上,家长也因此以为孩子学得很好。分数这个“试金石”能测出的含金量就很有限。
但到初中,题目难度大了,孩子的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我遇到很多家长在孩子升入初中后,会突然变得不知所措:“明明孩子小学分数很高呀,怎么一到初中变得这么差了?”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要告诉你,分数和学习其实是有交集的两件事,只看分数是片面的,可能看不到孩子拥有的其他潜能优势,还有可能磨灭孩子的学习兴趣。但不看分数也不现实,目前的学校系统和升学体系仍然需要分数这个衡量指标。
正确关心孩子的分数,你需要读懂分数背后的信息,发现它的有利因素,用它来促进孩子学习。
具体怎么做呢?我给你三个方法。
2
方法1: 学会看大盘涨跌
很多家长对分数紧张和焦虑,有时候进入了一个误区:简单拿这次和上次的分数比较,比如这次87分,上次93分,然后就得出结论“不行啊,退步了”。
其实,有时候分数是老师用来衡量教学难度的一把标尺,这次的难度上升,那标尺划定的起点就低一些;下次简单一点,标尺划定的起点就高一些,所以简单把这次和上次的分数做比较并不科学。
更重要的是,分数是一个社会筛选手段,咱们不必回避,每一个孩子,其实是跟他的同龄人竞争。
学会看大盘,你才能看出孩子成绩的趋势。
比如说,从单科来看,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系统分析,还可以在年级的位置区间做横向比较,是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了解了基本趋势,再和老师预约一个时间,帮孩子找出这门学科薄弱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通过看大盘,把各个学科的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还能找出孩子的优势和弱势学科。这样你就可以帮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成绩提升方案,找到不同学科的增长路线。
当你根据记录发现孩子的单科成绩连续下滑时,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可以分外部和内部两层原因来排查问题:
外部原因,可能有考试时情绪不稳定,没睡好觉,或者是最近换了老师,还可能前两天和好朋友闹别扭了等。
内在原因,可能是对最近学的单元没兴趣,难度挑战过大,没有自信心等。
不管什么原因,你要通过分析来激励孩子,不要训斥他。无论孩子考试分数如何,都不能以牺牲他的学习兴趣为代价。
3
方法2: 学会分解失分点
一般来说,家长看分数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数字,而老师打分却是有依据的。拿小学高年级作文批改来说,老师会把一道作文题分解为四五个能力点,比如提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点是不是明确、结构是不是清晰等等。你看到的是两个孩子的分数一样,但同样得分的作文,内涵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考试完了,如果发现孩子作文分数不高,你让他刷作文题,没完没了地写就没有什么针对性。
正确的做法是先和老师交流,明白孩子的失分点在哪里,然后针对性练习。
如果是语文上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行,那你平时就多提供不同题材的文章,让孩子练习提取关键词。比如家里买了新家电,你可以让他读说明书,然后教你怎么用。
如果是数学,就可以从思维方式入手进行分解,比如老师打分的点可能有信息筛选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步骤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那和老师交流后,如果发现孩子逻辑推理能力有问题,你可以拿出几道不同类型的数学题听孩子说:这个题目究竟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你打算分哪几步解决等。如果他理解了,你就再出几道同一类型的题,训练他举一反三的能力。
4
方法3: 启动峰值管理思维
孩子分数有波动会引起父母焦虑。一二年级虽然也有单元测试,但只是考核的辅助手段,而且难度和区分度都很小。到了四五年级,开始出现学科分化,知识难度增加,孩子分数波动变大,家长就很焦虑。
家长焦虑感上升,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在孩子分数低谷的时候,一冲动报了很多课外班,试图通过补课和反复操练来提高分数。但时间长了发现补习班也不能有效稳定住分数,孩子可能这段时间分数提高了,过段时间又下滑了,于是家长又焦虑起来。
事实上,孩子的成绩波动是有规律的,当他获取一个高分的时候,也就是说到达一个峰值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有下滑的可能了。当你有了这样的认知,就能对接下来孩子可能的波动进行预期管理了。
接下来要做的,不是保住峰值,而是在孩子达到峰值的时候,和他一起总结最近一段学习的主要经验,一起反思讨论是哪些做法提升了孩子的成绩。
是阅读量加大给语文阅读理解加了分?还是掌握了一些解题思路拉高了数学应用题的分数……然后看能不能继续放大这种优势,或者把它迁移到别的题型或者学科上面,找到新的突破口。
你还可以主动和老师联系,问问老师这段时间用了哪些方法,给了孩子什么样的个别指导,然后把适合的方法继续在家里使用。
5
小 结
好,最后给你总结一下:
第一,分数和学习是有交集的两件事。分数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二,看懂分数背后的信息,有三个方法:涨跌看大盘;从失分点找突破口;峰值管理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