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边上任意一点来画的,而三角形只能从顶点来画,所以正确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洋葱数学微课、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图形世界中的一位老朋友三角形,请看(课件展示)你们能找到它吗?用手比划出来。
同学们真够厉害呀!都有一双慧眼,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在三角形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我们就一块儿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二、 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定义
(1)学生画三角形,师巡视发现不同画法。
预设1:先画3个点,再连接任意2点,形成三角形。
连接这2点所形成的线称为(线段)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3条)板书:3条线段。3条线段本应由几个端点(6个)为什么这里只有3个点呢?(因为相邻2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预设2:依次画出3条线段
先画一条线段,再从其中一个端点出发画出与它相邻的另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另一端点呢?(与第一条线段的端点相连了)…也就是每相邻的2条线段端点相连。
这样3条线段像3个小朋友手拉手,怎么样?(围成)了三角形。板书:围成
三角形定义三角形的定义补充完整并板书
(2)判断辨析: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吗?
2、三角形的特征
同桌互相展示画的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板书(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1)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当然26个字母你可以任意选。(板书标出A、B、C)
三角形ABC现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就分别是什么? 三个角就分别是什么? 三条边就分别是什么?那整个三角形怎么用字母子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方便,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2)学生动手给三角形起名字。
4、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初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这三幅图,你觉得哪一幅图把你心目中房子的高画出来了呢?
说明: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课件出示)
(2)画三角形的高
学生试着画高( 课件演示)
(3)认识三角形的其它边上的高。
课件演示其它边上的高
【设计意图:由生活入文本,由形象到抽象,有了学生生活中对高的认知,再引入三角形的高,一切顺理成章,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接着请学生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配以课件演示,使学生加深了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的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练习:
1、做一做
2、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
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欣赏)三角形稳定性的图片
3、这些物体不但美观而且牢固,说到牢固小猴和小兔也想比比看,它们比什么? (出示课件)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三角形ABC
稳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