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亲身经历了一场地震,听说是震中,大概4.5级。
这次,整栋楼都在摇晃,而非以前的擦边那样稍微有点感觉,所幸的是,楼没塌,人也没事,也没什么东西损坏。
到了空旷地带,等待平静之后,给家里打电话,家里人没什么问题,然后挨个发信息问问朋友们,大家都还好,便心安了。
然后安慰一下担心与害怕的人,提醒大家都要注意,确保大家都安然无恙了,心中也没那么大的压力,惊惧,便好了。
虽然大家都没事,4.5级也没有造成什么大损失,但想起还是心有余悸,颇有一种劫后余生,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感觉,真该好好感谢生命。
从前觉得地震这些,离我们还比较远,毕竟,老家这里,只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边上,距离四川什么的很近,但多年来,四川这些多次地震,这边也最多有些感觉罢了。
今天才真正意识到,地震之类的地址活动,并非只是发生在各大板块交界处,在内部,也会发生些什么,或许生命很幸运,但我们终究还是不能报以侥幸心理。
曾听老人们说过,地震是地龙翻身,正如山体滑坡曾说是母猪龙翻身。至于听说前两天,威宁秀水有龙鸣声,且在网上也流传较广,至今不知原因,而后,便是这一场地震,有人便将二者联系起来了。
或许那山间“龙鸣”与此次地震有关系,但我们还是不能将其神话了。“龙鸣”或许是因那里的地质活动,或是其他一些原因,但无论如何,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清楚龙不过是神话中的角色,再怎么充满浪漫主义,再怎么想象丰富,我们也不能随便传些什么扰乱人心的话。切记!切记!切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相信与坚持科学。
因此回到科学的角度,地震并非什么地龙翻身,而是自然或人为的原因。
从自然出发,地震可以分成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全球绝大多数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这方面的地震很难预测。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的喷发等引起的地震,也包括由于火山的活动而引起的构造地震.此类地震的范围不大,一般在10km以内,所以大的火山活动之后都要做好预防的准备。
冲击地震是由于滑坡或山崩等剧烈的振动所引起的,或因碳酸盐地区的岩层受地下水的长期侵蚀,造成溶洞的崩塌,所以又叫塌陷地震。此类还是比较难预测的。
从人为的角度出发,诸如挖矿,爆破,过度开采地下水,修炼水库,以及在疏松土层上修筑高楼大厦都可能诱发地震。相较于自然原因,这些更容易预防,施工之类的时候,必须注意。
有人说,小震死不了,大震跑不掉,这种思想其实是错误的。我们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无论大震小震都要注意保护自己,全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轻易放弃,也不随便传递消极情绪。记得哦!
在网上找了一些地震注意事项(截图)但愿对你有用:
源于网络截图灾难之后,我们才会知道生命的美好,也才会更加珍惜时间与生命,或许说,死亡是必然事件,但是,我们要努力追求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精彩,震后余生,我们始终在路上!
——2020.7.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