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看我们开头提到的男孩,从人格结构上看,正是他的自我过于强大,导致一味追求现实原则,顾及不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弟弟或妹妹,第一反应是独生子女地位受到威胁的焦虑和不安,他把自己的想法“儿子就是来继承家产的”投射到了未出生的弟弟身上,认为如果是弟弟、一定会跟自己抢夺财产,所以要在第一时间杀死尚未出生的弟弟;与此同时,他也知道无法左右父母生二胎的决定,于是就用了合理化的防御机制来进行妥协,认为“妹妹不会抢夺家产”,所以如果是妹妹自己就能接受。
不仅如此,面对爸爸妈妈没有预兆和商量的告知,男孩心中其实充满了对父母的愤怒和不满,但又不能对父母表达,所以就通过转移的防御机制、把愤怒转移到了不存在的弟弟身上,通过打掉弟弟的残忍要求来宣泄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同时,他把内心对独占的爱的渴望、和失去爱的恐惧隔离起来,转化为现实层面对独占财产的需求,因为“财产”,看起来比爱更容易把握。
男孩的心理历程,也帮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内心都在发生这样一种转化:他们把内心对爱和价值肯定的精神需求,转化为物质满足和现实利益的维护。为了确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精英地位,他们会隔离自己的情感需求、步步为营、尽力让自己的每分每秒和每一个行动都是“有用”的,都指向现实目标的达成、带来现实的收益。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我是值得爱”的肯定感就会丧失。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跟父母和学校一手塑造的精英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一位知名记者愤慨地说:“中国的教育就是精神病院。”这句话固然极端,但它也在提醒人们反思:如果教育一直都是强调“doing”、要不断地做更多来争抢资源和赛道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孩子感受不到”being”的——存在本身的意义,他们会越来越害怕跟真实的本我待在一起,会越努力越焦虑。
接受着精英教育,而又不想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朋友,可以不断调整和挑战自己对于自我价值的定义,看一看,除了获得现实利益之外,有没有哪些被自己看起来无用,但却可以拓宽生命体验,更好地与他人联结的路径,帮助你找回完整的自己。比如,定期做做志愿者,去支教或者陪伴临终关怀病房里的老人们。
所有的教育,最后都是自我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和召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