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文析字国学文化漢字冷知识
「萬」最初指部落内部自相残杀

「萬」最初指部落内部自相残杀

作者: 苏漢泽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13:36 被阅读0次

    源文析字——「千」、「萬」

    先上结论:「千」与「萬」两字造字源于古代部落壮大后的不同处理方式:

    「千」源于人数达到千位数量级后(或许两三千,或许三五千),某个部落就分出一两千人进行长途迁徙,另外寻觅新的聚居地。「千」本迁徙,转注为数词后另造「徙」

    「萬」源于部落人口达到萬位数量级后(过萬),仍然不进行分部迁徙。其结果就是:迟早因为某个时间段的自然灾害导致食物歉收,进而引发自相残杀,如同自然界的蝎子群。西周金文加构件「又」正是强调这种蝎子困境。

    先看「千」:

    「千」字构形比较稳定,一直都从人从一。至于解读困难,我想跟天干地支的解读一样,某些造字的历史背景被时间湮灭了,需要我们从推理的角度重新发现。

    但首先,「千」字的构件「人」的某种含义因为我们司空见惯而被忽略了,那就是「人」字的“人群”含义。

    「人」字的构形是一个站立的人,作为漢字构件,多数也表示一个人,比如「从」。但「人」字作为独体字在实际使用中,除了还表示物种角度而言的“人类”,其实还表示“人群”。

    若男人、女人两词中的「人」还可以理解为人类的话,老人、肥人,瘦人这些词语中的「人」字,只能理解为人群(因为这些属性都是会随时间变动的,若理解成老的人类,肥的人类,那就变成的固定属性)。

    因此,「千」字的构件「一」落在人腿上,表示人群步调一致。但即使解读到这里,「千」字的数词含义来源还缺少点历史背景。

    单从“人群步调一致”构形,至少可以产生两种理解:

    一是由“人群步调一致”引申人群共同进退,进而表示古代的部落。或者直接将「千」字构形理解为人群合一,同样能表示古代部落。但这种含义对古人来说或许是多余的。因为「人」字的人群含义,足以引申族群(部落)含义。这种含义其实现在还在用,词语“中国人”、“美国人”中的「人」字,其实就是表示族群。而历史上,地缘性族群(乡党),血缘性族群(家族),乃至更多的拥有某种一致属性的群体。都多以“ **人”表示。

    二是表示集体性迁徙。而从「人」字的族群含义来说,「千」字最初含义为部落集体迁徙。因此「千」字有可能真的是「遷(迁)」字的初文:

    因为「遷(迁)」字古代就和「千」字音近,前者七然切,后者此先切。再有就是「遷」字最早见于篆文,更早的时候(「遷」字出现前),人们说话表示搬迁很可能发音就与「遷」字接近,而其发音来源很可能就是「千」字。

    因此,「千」字的数词含义,极可能源于部落迁徙。但具体来说,又不仅仅是源于迁徙行为,而是引起迁徙的某种原因。

    部落迁徙的原因,从来源分,有内部与外部。因为外部原因迁徙的,自然不会和部落人口的数量(或某种固定事件、物品的数量)相关,那么只能考虑内部原因。

    在部落时代,独立部落会因为重复发生的内部原因而引发迁徙,那就是人口规模。其根源如下:

    在定居农业还没出现前,人们只能依靠捕猎和采集为生,最多辅以少量的养殖。在这个历史阶段,部落的规模取决于所占据的领地规模。

    然而很尴尬的一个问题是,即使你的领地上完全没有其他部落和你竞争,你领地里的食物却也不会自己跑到你手上,还是需要你去采集/狩猎。

    而领地距离部落定居点越远,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越多,能进行猎取食物的时间越少。因而,一个部落所属的领地价值,随着距离定居点的增加而下降。当距离过远,猎取的食物不一定能够补充路上消耗的时候,那就是某个部落能开拓的极限范围。(这个历史阶段,我猜测大约在传说中的黄帝族出现之前。)

    在「千」字的最初造字阶段,在这样的部落极限范围内,能承载的人口上限基本以千人为单位。当人口规模对某个部落领地来说达到人口上限,该部落若想不发生内部战争,就只有分出部分族人进行对外迁徙,建立新的定居点,形成新部落。

    在那个年代,分出一队约千人的精壮男女(含有相当比例的小孩)组成队伍对外迁徙或者是最合理的选择(人数太少容易被兼并,同时不能解决人口上限问题)。

    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表示部落分裂并对外迁徙的「千」字,慢慢的引申出数词含义,最后转注为数词。

    后来,定居农业出现后,部落的分裂迁徙行为终止,「千」字最初含义湮灭,人们后来就仿「千」字 的构形进行“错误”的推理发明,造出从千从三(二)之类的,表示三千(两千)等。

    「萬」字的甲骨文构形就是蝎子的简笔画,蝎子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蛛形纲中体型较大的大概只有蜘蛛和蝎子,更多的是如螨和蜱那样体型小很多的小虫。

    蝎子没有耳朵,几乎所有的行动都是依靠身体表面的感觉毛。蝎子的感觉毛十分灵敏,能感觉到一米范围内的蟑螂的活动。蝎子的感觉毛能察觉到极其微弱的震动,就连气流的微弱运动都能察觉到。

    跟蝎子体型接近的蜘蛛是张网捕猎的,更小的螨和蜱之类,多是大型动物(植物)的寄生虫。而蝎子是群居的,而且蛛形类一般不扩散。蝎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就不迁往远处。

    当蝎群密度过大时,食物供应、活动空间、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就会引起种群的自疏作用,即通过各种种群内的相互制约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例如,互相残杀就是在密度过大,或者食物、水分供应不足时,在蝎群内发生的同类相残现象。

    以上特征,核心就是,蝎子是聋子,感觉毛十分灵敏,不单会因为食物缺乏而互相残杀,还会因为活动空间不足而相互残杀(太敏感的结果就是更容易烦躁不安)。换句话说,就是蝎子相互残杀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萬」能引申相互残杀之含义,而「萬」的数词含义,就是从人类族群在古代条件下,过萬数量群居时,极容易因为食物产量波动短缺而导致相互残杀(前面有相关分析,即某个定居点有人口承载上限)。于是「萬」很早就转注为数词。但互相残杀的引申义,还作为构件保留在「厉(厲)字中」,「厲」本义为磨砺,从石省,石头互相残杀(即互相砥砺摩擦),从而表示“磨砺”的含义,比如成语厉(厲)兵秣马。

    关于转注,参看:漢字“六书”中的转注到底是什么​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萬」最初指部落内部自相残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ir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