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教育心理
别让糖衣毁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别让糖衣毁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作者: 静云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11:46 被阅读58次

文/ 静云妈妈

许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或者好好表现,喜欢设置一些外在的奖励。奖励有可能是孩子喜欢的零食,也有可能是孩子渴望的玩具,还有可能是直接以金钱作为奖励。这种方法到底可不可取呢?

许多教育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外在的奖赏就像糖衣炮弹,会侵蚀孩子的“内在动机”,把学习与表现变成了工作。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区别

“内在动机”特指内在于事物或活动本身,也就是说学习者认为所学的事物或活动本身就是目的,觉得这些事物或活动本身有趣味、有意义、有价值、带来挑战与成就感等。例如:学习者虽然觉得学习的过程很困难但想挑战,虽然辛苦但很有趣,虽然会失败但有成就感,虽然无知但渴望知识,虽然冗长但忘掉时间,这就是拥有高度内在动机,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外在动机”则表示事物与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学习者觉得所学的事物与活动本身没有趣味、意义或价值,只是把这些事物与活动当成工具,用来换取外在奖赏或避开外在惩罚。例如:学习者如果觉得学习过程辛苦而且无趣,尝试错误带来惩罚,知识难学而且枯燥,读书只是为了排名、得奖、通过考试,避免考不好让父母没面子,避免被“少一分打一下”等,这就是典型的外在动机,是学习的悲哀!

请家长避免这些奖赏

看到这里家长可能已经了解到哪些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兴趣、侵蚀孩子的内在动机,下面我们再来举例说明一下:

家长发自内心的欣赏与赞美,就是孩子最好的奖赏,不要采用具体物质性的奖励品。

家长可以使用一些对孩子来说可有可无的奖品作为荣誉奖励,奖状、贴贴纸等等,不要采用孩子最喜欢、最在意的奖品。

不要事先与孩子约定物质奖励协议,约定形式“如果你……我就……。”如:“如果你把家庭作业写完了,今晚电视就归你了!”“如果你这次考试得了100分,我就带你去旅游。”“如果你这次演讲比赛拿奖了,我就奖励你一台摇控飞机!”等。

家长要帮助孩子,促成“心流”经验

著名的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发现:人们对不同领域的活动有不同的沉迷,但是在描述处在活动中的满足感受就是相似的。

科学家在做实验时,完全失去了时间的概念,没有过去、未来,只要投入当下的实验;作家在写作剧本,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浑然不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外科医生在动手术时,专注投入开刀,无论手术多么长时间,也不会感到脚酸或疲累,甚至没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沉迷于电动游戏的人,在游戏中几天几夜,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下棋高手形容自己在对弈的高度关注,说道:“就算屋顶塌下来,我大概也不会觉察。”

契克森米哈赖把上述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心流”,它的特征是:高度专注、行动与意识合一、自我意识消失、不会忧郁失败、时间感扭曲、经验本身自我酬赏。换句话说,行动者并不期待外界给予的评价和他人的奖励,他们的满足感来自于挑战性、克服困难、内在意义和立即反馈。拥有心流经验的人,同时也会自然表现出专注、勤奋、兴奋、坚毅、不怕失败、挫折忍受力等特质。

家长或学校总要求孩子学习、培养或模仿以上能力与行为,却不知为孩子创造心流经验的重要。可怜那些没有心流经验的孩子,只能悬梁刺股来强迫自己专注,这个过程很苦,有的孩子痛苦坚持,有的孩子毅然放弃、有的孩子叛逆回应。

所以说,给孩子创造心流经验是激发孩子内在动机的最佳途径。根据契克森米哈赖的建议,当行动者所面临的任务、作业、学习或工作情景拥有下列三大条件时,可触发行动者产生心流经验人:

1.目标清楚可循。

2.行动过后得到立即回馈。

3.挑战与技能之间达成平衡。

举例来说:孩子喜欢挑战的事情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成功率大约在50%-90%之间。如果你的孩子刚学下棋,你同他比赛,每一次都打败他,孩子会觉得很焦虑、有压力、没面子,很快就失去兴趣。就算你再怎么激励他要有风度,要知道失败为成功之母,也很难恢复其学习兴趣。反过来,你每局都败给他,他也会觉得很无聊,没挑战性,也会很快失去兴趣。但是如果你有本领让孩子维持在3战2胜的机率,孩子就会爱上下棋,可能每次见到你就缠着你下棋。

总之,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把问题的难度同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衡,成功的机率最好不要少于一半,成败的信息要立即反馈;学习者最好自己选择目标,那就能根据成败讯息来重定自己的目标,以调整成败机率,进而促发心流经验。当孩子有了内在动机与心流经验,就能终生学而不倦。

相关文章

  • 别让糖衣毁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文/ 静云妈妈 许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或者好好表现,喜欢设置一些外在的奖励。奖励有可能是孩子喜欢的零食,也...

  • 你的孩子那么容易被毁,干脆就别生

    别让游戏毁了孩子、别让抖音毁了孩子、别让手机毁了孩子、别让这句话毁了孩子、别让抗生素毁了孩子、别让武侠小说毁了孩子...

  • 别让情绪毁了自己。

    别让情绪毁了自己。

  • 2018-11-04

    别让游戏毁了生活

  • 童年

    自由快乐的才是童年最好的时光 别让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手机 世界里,毁了眼睛,毁了该有 儿童天真[微笑]

  • 孩子的内在动力

    “built in readiness-neter” 昨天宝宝写作业,小贝在边上玩儿福禄贝尔的拼图,突然嘎嘎笑着说...

  • 身体的力量

    孩子身体内在的动力,青少年心理内在的动力,都需要合理引导自然释放。

  • 别让夸奖毁了孩子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依然是来自于这本终身成长。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有没有夸过你的孩子特别聪明? 你是不是经...

  • 别让暴力毁了孩子

    对于教育孩子,虽然看过很多书籍,资料,也和老师们探讨交流过。可是众说纷纭,没有哪两个孩子适合同样的一种教育方法。 ...

  • 别让溺爱毁了孩子

    我生活在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家人从小很爱我,但他们从不溺爱我,我们姐弟六人,只有我一个女孩儿,按说该是娇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让糖衣毁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qg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