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老爸买了几棵果树,其中有一棵柿子树是他最喜欢的,因为他很喜欢吃软柿子,老爸小心翼翼的把它栽到院子里,每天浇水,定期施肥,宝贝的跟自己的孩子似的,我看着都吃醋了,有一天,老爸有事便让我帮忙给这棵柿子树培土,于是我拿着铁锨很认真的培土,结果还是因为不小心把树皮蹭下来一块,当时我就想糟了,于是赶紧想办法补救,我决定把土堆得高一些,这样他就看不出来了。
后来老爸还是发现我把他心爱的柿子树蹭掉了一层皮,逮着我就吵了一顿,尽管我再三解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可是老爸还是埋怨我太不小心了。最后弄得我心里很难过,心想:都说了是不小心,怎么这事就过不去了。后来每次看到那棵柿子树,我就想起老爸对我的批评。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始终记得这件事,可见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之深,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明明我不是故意的,为何老爸不能原谅我。
今天在《相信孩子》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所干的坏事情,不论有多严重,只要不是蓄意的,就不应该给予惩罚。对于无意干坏事的孩子,可以采取谅解的态度。文中还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两位小学生不小心碰坏一株小苹果树,这是全班学生精心照料的,两位学生很恐慌,不知所措,主动站在讲台上。全班学生没有谴责,没有恼怒,而是同情,惋惜。老师没有惩罚他们,只是告诉大家应该想个补救的方法,后来大家一致决定在原来的地方重新栽种一棵小苹果树。后来两位同学成了最关心、最爱护果树的孩子,尽管谁也没有提起。
如果当年老爸也能对我采取谅解的态度,我想我就不会对那棵柿子树敬而远之了。所以现在我明白谅解的重要性了,对无意犯错的同学采取谅解,这种态度能够感动着他们敏感自尊的心灵,激发他们心灵深处坚决改正错误的积极性,并且会付诸实际行动来改正。
很多时候,谅解一个人对他的精神触动要远比惩罚强烈的多,所以不要急于惩罚学生,而是应该冷静思考一下,孩子为何会做这件事,促使他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并用儿童的思维来思考,或许就能明白孩子为何这样做。
不要急于惩罚孩子,不妨谅解他,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和集体的善意,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孩子就是这样,一旦在内心埋下改正的种子,那么他势必会全力以赴,所以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谅解的独特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