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行之”就是指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圣人是先知“道”,知道怎么回事儿。知这个“道”的起伏变化规律了,然后“行之”。有句话叫“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就是说你“知”这件事了,但你不去实践它,那等于无知。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当你“知”一件事情以后去“行”它,这中间是有难度的。因为还有意识上接受了,内心不接受的原因。
“心”和“意”是两回事。“心”是本能、元神;“意”是指我们后天接受的教育。很多人在意识上接受了这个事,但他发自内心地不认同。真正做人就要做到自己的心和意是合二为一的。
很多人痛苦不是因为外界环境、人际关系的困扰,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在打架。
人应该怎么活呢?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活。所以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我们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之前自由观察他的天性,三岁到七岁这段时间就应该顺应他的天性来诱发、启导他,让他去做一些事情。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一辈子都会活得不拧巴、不扭曲、不变形。他的身心是和谐、统一、一团和气的,他自个儿活得高兴,周围的人跟着也活得很舒服。
为什么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为什么都喜欢把自己从小没实现的愿望强迫加诸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对于患有强迫症的孩子,其实更应该接受治疗的是孩子的妈。
作为家有强迫症孩子的宝妈,我对此深有体会。面对孩子的纠结,拧巴,为娘真的很无助啊!温柔且坚定的我都不淡定了。
鲁道夫•斯坦纳曾说过:“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父母、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耐心唤醒儿童的观念及感受,唤醒那些必定会发芽、成长的灵魂。”
有些父母想当然地把小孩生出来,然后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培养。结果就是“逆其根、伐其本”,孩子倒是按他的意思长大了,称了他的心,如了他的意了,但孩子的心被毁了。
育儿之路,道阻且长,且行且成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76836/8ce9a5ceb2d1c91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