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二有点心慌了,查票员的眼睛从她的脸上慢慢地扫过。
"这铁路职工证是你的吗?”还没等查票员话语落地,她像鱼儿一样就游到了车厢的人流里。
十分钟过去了,列车上的查票员竟然没有找到她,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从薛城到徐州距离很近,火车只需行驶半小时,这趟绿皮火车郑老二太熟悉了。每次来徐州进货她都坐这班火车。票价5.5元。价格是不高,刚干始她也没想办假证,可批发市场的其他姐妹都办了,每次来来回回都有惊无险。况且做小本生意能节约一分成本就节约一分。
她随着人流下了火车,一双脚刚落地。两位铁路警察便叫住了她:“郑老二,铁路职工证还要吗?”
她受宠若惊:“真的,还给我?”"对,跟我们到办公室登记一下就可以了。"其中一警员说。
“姓名?住址?家属联系电话?”
郑老二一一回答,签完字后。她就被直接带到了拘留室。
郑老二竟有些懵了,一时没回过神。这时和她同关在一室的一位大姐安慰她:“没事,第一次经这事吧,家属交完罚款就可以出去了。"
郑老二是第二天才被放出去的。
来接她的队伍很浩大。丈夫,郑家老大哥,郑家老大姐。
大姐一见到郑老二,眼泪就已经涌了出来:“老二,进货的钱还在吗?”
“在,姐,他们问我身上有多少钱让我交伙食费,我告诉他们一分没有。所以晚饭只给了一个馒头。对了,交了多少罚款?”
“给了两条红塔山,大哥的战友帮的忙。"丈夫说。
这事是10前年,2006年,郑老二刚下岗时的事。
郑老二原是薛城纺织厂的职工,刚下岗还常和小姐妹们三天两头地去区政府上访。可时间一长,上访的队伍就悄无声息地解散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都离不开钱。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资,渐渐地捉襟见肘,孩子已上初中了。开销渐渐大了起来。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已年近40,再找工作一次次碰壁。
郑老二卖服装是偶然也是必然。下岗时兑了几箱毛巾抵工资,在家里放了半年。一次学校门口接孩子,见门口有人摆地摊卖衣服。郑老二第二天就用自行车带了一箱。没想到接孩子的家长三五成群的一聚笼。一箱毛巾转眼就卖光了。
事情有了开头,生计的路子就让郑老二给趟开了。学校门口的店面太贵,租不起。就到北临城批发市场租了一间门面,服装店就开了起来。
一晃十年过去了,期间也有姐妹约她去上访,她都以忙推却了。能不忙吗?店虽小,一个人也有转不开的时候。
2017年孩子考上了大学一一北京医科大。小店因拆迁也不干了。从九月份孩子开学到现在已有两个月了。突然清闲下来的郑老二非常想念孩子,突发奇想,买了张去北京的高铁票去看望孩子。列车快到天津站时,又遇到了查票的。不过这次是便装,其中一人她认识。是她哥的老站友一一市局的张局。
这下郑老二淡定了,心想:"我一没逃票,二又遇见了熟人,咱怕啥。"
张局一见是她非常意外,说:“二妹,咱天津下车,哥请你吃饭,北京咱有机会再去。”郑老二最终没架住张局的热情邀请,一行7人在天津站下了车。
酒过三巡,话入正题。
张局:妹子,你上京干啥
郑老二:孩子今年刚考上北京医科大,我想他了,去看看。
张局:嘿,你真拣了个好时候,正开“十九大”,你今天一买票我就接到了通知。以为你去京上访呢!
郑老二哈哈大笑:我说你们这么热情!哥,您放心,我听您的,不给您添麻烦!
张局:弟兄们,听清楚了啊,这是我战友的小妹,就是我的亲小妹。小丁,小王你们把她安全送回家。人是去京看望孩子的,回去跟你们区局的交待清楚,不是来上访的。
小丁、小王:唯唯诺诺地,张局,您放心,回去我们一定交待清楚。
郑老二是半个月之后到家的。
郑老大哥给张局打电话是郑老二被拘留一周之后。
张局一听火冒三丈,打电话核实清楚了。和郑大哥商议后,罚款5000元不交了,反正已经蹲了一周了,十五天很快就到了。
2017年11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