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与“无我”

作者: 棋韵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22:06 被阅读0次

    著名古典文学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把古代诗人的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所以物一般都带有我的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因此不知哪个是我,哪个是物。

    而古人的诗词中,写有我之境的较多。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句正是作者强烈感情的流露,眼睛是泪眼可见其伤心程度,伤心之极去问花,花又不会说话,因为自己的伤心,而把这份伤心依附在了植物身上去了。

    还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此句也是作者的心情不佳,一个“堪”、“孤”“闭”“暮”所见皆是萧条惨淡之境。

    这些文字所传递的都是些带着作者浓厚情感色彩,一种大悲大喜的情绪,也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喜怒哀乐最简单自然的流露。而诗人们却用优美的词语恰如其分地将这些情感传递表达出来,从而引发读者共鸣,仿佛我们也如此真切地体验过这样的心情。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有我之境,以物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你会跟着作者的心情或悲伤或喜乐。

    这样的文字确实能触动读者的情感,但是它却是躁动的,繁复的,它参杂着一种欲望,必定是动的,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并不能给读者带来内心的宁静。

    而“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个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有“采篱东南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种心与自然融合一体,脱去喧嚣,悠然自得的大自在情怀散发出来迷人的芬芳,,透着优雅和高贵,它是一种多么成熟与超脱的人生境界和大智慧啊!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得到灵魂的净化。

    透过王国维先生的解析,我也看到了贯穿于我生活中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带着我主观的感情色彩和情绪。记得有一次,我在于与客户沟通的时候,正是因为自己内心中的那个我太强烈了,没有换位思考,被客户说的话激怒了,最后闹得非常不愉快。等到第二次,马上换一种方式与客户沟通,说话语气调整,耐心去聆听,没有分别心,安静下来,奇怪了,客户也马上感知到这份变化,心态和语气也发生变化,最后问题迎刃而解。当把“有我”这一部分缩小,变成“无我”,包容,敞开,接纳,欣赏,整个世界马上变得宁静,就像铆上了一颗定海神针。

    无我之境也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每天无论多忙,我都会走进大自然去,去听听鸟儿唱歌,闻闻花香,看看蓝天白云,拥抱一下大树,聆听天籁。

    在这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当下,去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境界,让这种智慧深入骨髓,走入生命的宁静, 生长出智慧之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我”与“无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u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