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小安在餐桌上发现几包芝麻糕的零食,她拿出来以为是自己吃的阿胶核桃膏,包装和内容太像了,但开口的不同让她意识到这不是同一款,因为阿胶膏是小安特意在店里看着老板制作完成的,老板给小安的时候还介绍了开口。所以这个芝麻糕是老公买的!
小安之所以在意这两样东西,源于她想到了一个月前,甚至一年前的类似的事情。一个月前,小安有一天心血来潮做了一锅包子,老公回来立刻吃了一个,还夸了老婆做的不错,第二天小安把包子放进冰箱以备早餐吃,然后小安就回老家了,当天在老家老公视频的时候就特意发来他买了一些包子和老家的味道一模一样。当时小安感到有点不对劲也没反应哪里有问题,也就过去了,后来回家后老公坚持让她吃这个包子,她就吃了一个,问题是她的不对劲的感觉还在,但她依然不知道怎么表达。今天,老公又做了类似的事情,就是小安做了一件事,老公马上模仿做,另外还让小安品赏欣赏他做的有多好,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小安的愤怒。比较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紧接着小安又想起她疫情的春节没有回老家,在居住地过年,按照家乡风俗小安做了水饺,一边老公也在帮忙,但是老公边帮忙边贬低别人的饺子都不是饺子,只有他妈妈做的才是水饺,有一次回老家,小安注意到老公的妈妈也是这样认为的,小安很疑惑,本来她不是很介意水饺的形状,一向小安妈妈家的水饺和婆婆家的水饺是两个样子,小安多年很少回家吃的也少,但老公家不同,是那种一回老家就开始天天吃水饺的日子,有一年回老家春节多过了几天,水饺吃了半个月,快正月十五了,公婆说过年的饺子馅以往是要吃到元宵节,最重要的是老公很享受这种被爸妈宠爱的感觉:一切围绕他转。这些小安都忍了,是的她选择忍受,毕竟老公在外工作忙碌,一起生活很少在家吃饭,回妈家被妈宠爱一下缓解疲劳了。
忍受就意味着压抑,隐隐约约里小安老是有一种被牵动的绳引到一个领域里,比如这次小安看到老公的芝麻糕,她问老公芝麻糕啥时候买的?老公说买很久了,放冰箱没拿出来,那为什么现在才拿,老公就发飙。她和老公的对话一向如此,不能问,一问就发火。
小安生气的在于,明明自己做了吃的,老公不吃,嫌弃,但是却要买个类似的回来,并且让小安吃,有的时候会夸说自己的才好吃,这让小安觉得是一种羞辱,直接把心中的愤怒给激了出来。
事实上小安夫妻关系说得上和谐,但在吃的上面,可谓水火不容,在小安的眼里,在厨房捣鼓点吃的,从来都不是很难的事,作为女性,好像有一种天生的给予功能,但凡想吃的,吃过的小安都会做,蒸馒头,做煎包,煎饼、面皮。北方的面食,小安几乎都会,孩子们也乐意吃妈妈做的饭,来到南方后,小安更是学会了鱼虾海鲜类。(这正是让他老公混乱的地方,他以为这个世界除他妈外没有更优秀做饭的人了,谁知道到他老婆这里好像啥事都不是个事,在老公眼里,水饺和面条是人间美味,他妈妈只会做这两样,可她老婆竟然也能做,他脑子转不过来了)
但老公就过不去,在小安和老公之间,有一个过不去的关,那就是老公的妈妈。小安和老公是一个地方的人,风俗习惯一样。饮食也相同,就像吃水饺一样,全家回去就靠水饺作为母子联系纽带。这就是为啥每次回去无论多久他爸爸妈妈都要包水饺等着他们。这是他们共谋的结果。平时他们很少联系,公婆也不怎么来城市和他们一起住。所以你会有一个误解,以为他们感情淡漠,其实他们的情感特别原始和内敛。大陆去台湾的老兵靠什么思念自己的老家亲人?老家的亲人如何怀念远走的孩子。无他,就靠一个他们曾经一起吃过的东西。这个味道里传达了情感,达到了共生的状态。
小安做这些他妈妈给他做的吃的东西就好像是在切断他和妈妈的链接,人家母子关系很紧密,你一个儿媳横刀夺爱,人已经被你夺走,他们的关系只剩吃的维系,在老公看来,小安也许做的能吃,至少让他唤起对吃的欲望,但吃过后就会唤起更大的负罪感:要背叛妈妈。于是,他用买类似的东西回击妻子小安,他把妻子每一次做的好吃的视为对他和母亲关系的阻碍。天知道,他会这么想。他选择不吃妻子做的饭菜表达对母亲的忠诚。
有些男人的思维就是这么匪夷所思,奇了大怪,小安的老公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吃饭,每次在外面吃饭只喜欢吃面条和水饺,而且还经常发这样的视频给他爸妈看。好像是给他爸妈炫耀,其实是表达忠诚,妈你看,我老婆对我很不好,这个点我还在外面吃饭,你看我吃的都是你平时做给我吃的面条和水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