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靖藏本(之八)
青埂峰下有情郎zjy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04914/03e8d8b1f277270c.png)
周汝昌收到有关“脂靖本”的资料后,在靖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香港大公报上抢先发表文章,披露这一重大发现。很快到了文化大革命,靖应鵾因这本早已遗失的古本《红楼梦》而获罪,被抄家批斗,1969年靖应鹍全家下放江苏涟水农村。毛国瑶亦遭到株连,被指“里通外国”。在苏北农村,这个“靖本”《红楼梦》给他家带来的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几年中,经常有人到涟水向靖应鹍追逼“靖本”下落,威胁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省文化局的军代表竟像审贼一样,声色俱厉地进行追逼。靖应鵾常常叹息:“没想到家中收藏一本古书居然有罪!”但是“靖本”确实没有了。靖家的人为了找出这本使他们倒霉的书,也想尽了一切办法:把屋顶和地板都翻了个个儿,但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任何熟人他们都分别加以询问,而且为了不致引起对方的注意,这问法也很多特别,即见面就说“你前次借去的书看完没有?”意图用这种“突然袭击”的方法寻觅出一条线索来。可是,什么方法都用尽了,靖本依然是音信杳无、石沉大海。“四人帮”被粉碎后,靖应鹍一家终于从涟水农村回到了浦口。1980年,他的老伴去世了,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靖本的下落。靖应鹍一家和毛国瑶等人为此书吃尽了苦头。
四、学界研究
如果说“靖本”是“红学”研究中的一方瑰宝,毛国瑶所摘录的批语则是其中的一串珍珠,它一经公开,便激起了层层波澜。国内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红学专家都有过专门论述。国外及港台红学家赵冈、潘重规、高阳、严冬阳等也曾撰文论及。周汝昌在写给靖氏后人的信中称“‘靖本’是200年来发现的各种旧抄本中最宝贵的一部。”他还在一篇文章中专门介绍了靖本的特色:“一、它保存了很多不见于其他抄本的朱墨批,见于他本的也多有文字异同;二、小说正文也有独特的异文。”新加坡南洋大学皮述民在一篇红学论文中,称“靖本”的发现“是《红楼梦》考证的转折点。”从此,“靖家营”这个小村庄也随着“靖本”的光华,进入了红学家的视野。可惜至今这部抄本没有面世,实在是红学界的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