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做文化的是不是特别没有流量呀,其实不是的,它是有的,只不过是看的人少了。
毕竟简书首页推荐的都是些啥娱乐化的东西,要么就……(你懂得)
反正就是各种三观不正的东西全部都出现了,就是没有真真正正的文化。
那真真正正的文化呢,也像是大浪淘沙一样,全部都是——各种广告。那读书是不是没有必要了,其实也不是,那专心写字做人也是有很多的。
特别是我看见了一个读书专题,那真的是很良心的,在做筛选。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精品,因为没有看清规则,我也就是屡次投稿,然后被拒绝好多次,(而且是秒拒)可是看清楚规则之后呢,就大部分的文章都能够被收录进去,我想还是要认真做,学会沉潜才行。
社会上常常推崇的是“一本书主义”,即人生只要有一本成名作,即可成为敲门砖,敲开文途或宦途的大门,躺在上面吃喝一辈子了。
而卢新华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三本书主义”文章所倡导的三本书,并不是想有三块“敲门砖”,去敲富贵腾达之门。而是觉得人生要做到不虚度,善始善终,全身而退,当读好“三本书"。
所谓”三本书主义”的第一本书是古往今来的一切“书本知识";第二本书是“自然和社会”,这第二本大书要“行万里路",花更大的气力去捧读,以期获得自己的“个体生命体验";第三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大书,就是“自己的心灵"。
卢新华何人?
上了点年纪的知识分子都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伤痕文学”,成为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代名词。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一篇7000余字的短篇小说《伤痕》。因为这篇小说,当天的《文汇报》加印150万份,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阅,当时有种说法:全国读者的眼泪足以流成一条河”。并由此引发了一场“伤痕文学运动”。
也使当代文学摆脱了“假大空”的浮泛创作风气,重新回到“人学”的正常轨道。当时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新生、年仅24岁的卢新华以他的一篇《伤痕》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学代言人,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那《伤痕》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有必要看一看的,他是讲关于母爱的一个事件,但是穿插了一些革命,还有反思之类的意味。
写的是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花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入手,记录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
《伤痕》由1978年8月1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因此,伤痕文学得名。
那到底有多感人呢?才使得这小说的地位这么高。
开头是写这个小女孩,王晓华坐了火车下乡去了,一个人没有未来,孤独的生活。坐在火车上,她想起了很多东西,介绍了本书的背景。
她仍旧没有睡意。看着身旁的那对青年,瞧着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一股孤独,凄凉的感觉又向她压迫过来,特别是小女孩梦中“妈妈”的叫声,仿佛是一把尖利的小刀,又刺痛了她的心。”妈妈”这两个字,对于她已是何等的陌生……
是的,因为成分问题,母亲被定义为叛徒。她受不了旁人的眼光和当局破坏背着母亲下乡了。故事中没有讲她的父亲,也许她的母亲在女儿走了之后,只有一个人孤孤单单。
她走的时候只是留书一封,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愤怒。没有考虑过其他任何东西,这轻狂,这年少无知。不知亲情,不知冷漠,不知人间险恶。
为了改变被歧视的敏感,她拼命积极的去帮助别人,就想争取入党入团。但是在这里辛辛苦苦工作4年后,组织才给了她一个入团的名额,她知道这辈子怕是改变不了这种命运了。就连她对她好的一个男青年,也因为和她好,所以差一点就被组织处分,而没有好前途。
8年了,她没有和母亲有任何联系,就因为她不想要有那样一个母亲,她拒绝了母亲所有的来信和物品,并且一丁点的不思念家。
8年后,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她突然有一些愧疚欢,所以她打开了母亲的信。儿行千里母担忧,况且已经8年没有见过母亲了,母亲会是啥样呢?母亲非常的想念她,她也动容了,于是回去看了一眼。
看了之后就马上回来了,有没有多少的交流,但是。但是又马上回去了,一年之后的春节她才想起来说要回去看看,但是这一看不要紧,母亲从原来的地方搬走了,问邻居又说进医院了。去医院,医生说母亲已经死了。
她现在知道她到底错过了什么。母亲的爱是不能割舍的,革命的热情也是不能割舍的。
好久好久,她抬起头来。她的苦痛的面庞忽然变得那样激愤。她默默无言地紧攥着小苏的手,瞪大了燃烧着火样的眸子,然后在心中低低地、缓缓地、一字一句地说道:“妈妈,亲爱的妈妈,你放心吧,女儿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谁戳下的。我一定不忘党的恩情,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现在知道了,伤痕。就是让你有伤,伤还有痕迹,特别无情的揭露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主义。
因此,文化领域真的没钱途吗?没人看吗?也不尽然,关键是要学会沉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