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1%>100%,这是最近带二年级小朋友做活动的新发现。家长表示希望孩子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那么这些能力如何得到,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塑造出孩子的优秀能力。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孩子们迎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新的成长——自主学习。我们创建了新的学习小组,将班级分为六组,每组由两位组长带领,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组长们为期两周的试炼开始了。
组长们在周一-周五需要带小组学习活动,周六进行总结。一开始,组长们有点混沌,爸爸妈妈们在背后默默支持着,第一周我们强调规则与设备的使用,以及组长们之间的分工合作。组长们用最快的速度习得了设备的使用,组长们分别承担主持人与纪律维持员角色,并带着组内成员用两次会议熟悉了麦克风的使用。
在这些基本纪律性内容做好后,我们再去研究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做一件事情需要追根溯源,活动设计也是如此,以终为始,即围绕想要达到的结果来制定活动计划,在第一周每个组长在设计活动时候,他们会围绕着目标设计活动,制定计划;两次会议后组长们会把活动流程写好,一步步梳理好再行动。

活动会设计了,第二周我们开始关注细节问题,如和他人的良好互动,包括反馈/尊重和关注三个部分。根据具体细节反馈,比如用“你使用了比喻句,真形象。”来替代“你说的真好”;“你声音洪亮,读得正好听”代替“你读得真好”……这样真诚的夸赞没有人会拒绝吧?尊重分为两部分,一类是先聆听后开口,这是我和组长们反复强调的原则,听完别人说的话并总结。另一条是尊重不同人的表达,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不随意判断。我惊喜的发现“没关系,你课下要及时预习和复习,下节课我再来提问你”替换掉”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的想法很特别”替换掉“啊?好奇怪的想法,你不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吗?”关注很重要,群体中少部分人的情绪需要被理解,同时在学习上,小部分人的学习自主性不够高,这样的关注对他也很重要。
现在他们的小组活动做的已经很出色了,活动前,把发言顺序和活动内容发至群内;活动中按照流程整理发言;活动后要求作业反馈或是组长总结经验第二在组长群内反馈。

神话学家坎贝尔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所有神话都隐藏着同样一个法则,即神话中的英雄的成长都遵循着同样的一个模式,坎贝尔将其称之为英雄之旅,也是对人生的隐喻,它包含了三个必须经历的阶段:启程/启蒙/回归。而我们所有人就是在不断打怪升级后,成为自己的英雄的。而组长们,在小组活动中,迎来了第一次的打怪升级,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付出的越多也会得到越多,如果你伴随着每一次的活动,我想你会发现,组长们无一例外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完整的表达出来;组长们更勇敢更自信了,同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