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光芒》这本书是梅子涵写的,是他近些年的散文作品。很巧的是,我并无心买他这本书,只是刚好去南京参加阅读论坛,巧遇了两个编辑。而那两个编辑,正拿着梅老师这本精装版的书,正坐在我旁边的位置。我万万没想到,他们竟是有名的童书出版社的成员,也就是这本书的出版单位,明天出版社。
当时我很激动,台上是梅老师做着演讲,台下是我身旁的出版社职员。这是第二次,我感觉搞儿童文学的人离我很近。第一次激动,是在见到武汉作家协会主席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的时候,作为记者的我,坐着董老师的专车,内心很激动。
梅老师的讲座没有让我很激动,可是当我回去阅读他的这本散文集时,一种敬佩,激动夹着会心一笑就全都流露出来。“这个梅老头真是有意思,十三点的傻老头。”“子涵老师,原来文革时在农场待了十年。”“梅老师真的好棒,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住在繁华城市的上海,却总是关注那些生活底层的人们。”“梅子涵原来也会暴脾气,不过他也是个时时反省的人。”……如果你读完他这本书,也许和我一样,很想亲近这个老头,他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同时身上有太多温暖美好的东西,因此他讲故事的眼睛也带着幽幽绿光。
这本《绿光芒》,如果在浩如烟海的散文集中,绝对不算精品。因为他不如朱自清散文结构工整,语言清丽凝炼,也不如周作人散文平淡冲和,当然三毛张爱玲的卓绝才气也没有,至于西方散文中理性思维(罗素、爱默生等)也谈不上,不过梅老师的散文真正切切打动了我,他平常人的心肠打动了我。中外散文大家作品的确很优秀,可是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从来没有几个作家可以让我感觉像梅老师这样,是蹲下来的姿势,让普通读者够得着的平凡人。
这样的作家,才是深入人民的作家,这样的作家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像这次南京阅读论坛,从始至终,唯独梅子涵这位大咖陪我们到了最后。他大可发表完演讲稿,回上海好好舒服舒服,看看书,闲逛几番,甚至趁着这几天,窝在家写点东西,让自己更有名气。他没有!他到一个个城市去讲童话,讲那些诗一般的现实故事,他仿佛在做一种称为使命的东西,做得雄赳赳气昂昂,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士兵“一二一”“一二一”迈着大步。
梅子涵老师确实让我这些自认为看不到光明的人,看到一些柔软而向前的东西。他说出了许多普通人共同的心理,我们都会愤怒,可是我们可以在愤怒前从一数到十;我们都是希望有前途的人,有时候我们真的拉不住脸面去求人,但还是会遇到帮助我们的人;有时候,我们会遭受欺骗,可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善意的宽恕,毕竟我们曾经也会伤害到别人。
我挺羡慕梅子涵的女儿——梅思繁,曾经看过梅子涵写的《女儿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小时候的女儿学业生活的用心,而这本《绿光芒》我又看到一位父亲对长大生活在法国的女儿的爱和思念。有人说一个人的真正意图和价值取向,可以在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上看出来。至少从梅思繁的成长历程来看,梅子涵影响是很大的。父亲追求浪漫,重视儿童文学,女儿长大后也选择浪漫之都——法国,再译了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在梅老师的散文集里,你可以看看其中一篇《桌子》的散文,在桌子对面是滔滔不绝的女儿,桌子这边是静静聆听的父亲。对于梅老师来说,桌子应该是孩子的讲台,他很享受孩子带来的文化盛宴。
《绿光芒》这本书,勾起了我许多回忆。我的生命中,也有一些这样普通善良的人们,小时候的邻居大姐、娘娘、伯伯,长大时武汉生活的清洁工“小游”,那个在我小时候抱着我的大姐姐,大学里陪伴的室友,还有我已去世的奶奶,幺幺……那些人都是人世间的光亮吧,它温暖了你,给你未来路上洒下点点光。也许梅老师这些散文,不算高明工整的东西,却比那些经典名篇更加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他的故事里,有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