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年人的喜欢,童话要进入童年很难。孩子们的书包里,全是教科书,感觉好重。一个感觉生命好重的人,不会有灵感。”——梅子涵
年纪大了以后,人就喜欢回忆。巴金写《往事与随想》的时候75岁,杨绛写《我们仨》的时候93岁,梅子涵写《绿光芒》的时候大约是65岁。
他说这五十个故事是五年里缓缓写成,缓缓写成的是很多年里的事情,很多年的岁月是一条长长的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平平常常熟视无睹,可是这个讲故事的人,看得见里面的鲜艳,任何弯曲里也有暖和,暖和着,感动了,竟然统统走进哲学里。
梅子涵1949年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给他取名“子涵”,希望他有文化有涵养,不要慌乱。他们家有很多书,爷爷把收藏的善本《增评补图石头记》送给父亲,父亲带着它上大学,每一页上都有爷爷的红笔小楷评点,总共十六本。
他的父亲喜欢喝酒。他说父亲喝酒的样子很好看,总是斯斯文文拿起酒杯,从从容容饮尽,还能慢慢说着生活,说着苦难,说着《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父亲喝醉了也不失态,自己不大夹菜,但会为坐在旁边的儿子和女儿夹菜,这气质真是美好得耀眼。他说父亲是哪怕落难到底处,说话也离不开软和书面语的人,总能让人看见学问和教养。他母亲应该是个生性平和恬淡的人,据说在法国留过学。
幼年的梅子涵住在541弄大院,他会拉手风琴自娱自乐,也喜欢唱歌。小学的时候勇敢毛遂自荐想进张老师的合唱团,唱破音的他意外被录取,长大后却很久都不敢当众唱歌。
爷爷奶奶住在安徽,外婆和妈妈一众亲戚在芜湖周围。就像现在的学生到了寒暑假会带回老家放飞一段时间一样,小时候的梅子涵也经常在爷爷奶奶、外婆家玩耍,被淳朴的亲人们厚爱着。他十三岁敢独自坐船回老家,十六岁去芜湖找舅母探病,不知道舅母在什么医院,连她名字也不知道,愣是跑遍全部医院找到了她,说起来是很是温暖骄傲。
聪明如他,考上了上海的重点中学,满心以为认真读书写作业,参加高考,可以成长得顺理成章。可是就在那一年,文革开始了。
平日里和睦友爱的同学被时代划分为“红五类”、“黑五类”,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梅子涵当然是黑得不能再黑,几乎不能翻身那种。
他害怕,恐慌,完全没了“子涵”这个名字应有的气度和镇静。他最害怕红卫兵来抄家,因为家里太多“反动”类书了,撕也不是,烧也不是。他让妈妈把书都带到单位去给造反派销毁,包括爷爷留传的《增评补图石头记》,“这个最吓人了!”他在抽屉里看到一张爷爷穿国民党军服的照片,吓得赶紧撕了,撕得粉碎,还要烧成灰。
革命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天天借黄鱼车骑到人民广场去热烈欢呼、坚决拥护,他卖力地想证明自己不“黑”,不怕黄鱼车颠簸得屁股痛,也不怕黄鱼车难借,为了证明自己的“亮点”,他甚至借棺材店的黄鱼车飞奔。
“革命”越来越热烈,“红五类”同学把“黑五类”同学的爸爸——学校校长押送回了浙江乡下,后来,校长没能再回来。梅子涵的父亲也深陷苦难。他的姑父——那个很会讲《三国演义》的小学语文老师,因为忍受不了政治迫害,投湖自尽了。
二十几岁的梅子涵去了农场当知青,他在农场劳动,也在砖厂做工。闲暇的时候,不为饥饿太过苦恼的时候,他会写诗,也写小故事。后来他被一些落难的编辑引入文学殿堂,开始创作童话。
后来文革结束了。后来的后来,也成了回忆的一部分。
很多年以后,他去老家看望姑妈,伯伯拿出一套《增评补图石头记》给他,只是淡淡说了句:“你是学文学的,放在你那里有用。”书已经被读破了不少,封面用报纸糊上。原来爷爷有两套书,一套给了父亲,一套给了伯伯。在爷爷的墓前,梅子涵想起慌慌张张撕掉的那张照片,竟来不及看一眼爷爷的样子。
后来,梅子涵在姑父墓前坐了很久,望着那湖、那山,他说:“姑父,你跳湖的时候,一点儿也没记起我听你讲故事时的神情吗?可是我怎么那么深切地记得你?如果你记得,而且知道,你是我十三岁时的真英雄,会讲英雄故事的人是孩子心里的英雄,那么你兴许就不会跳,不会死,大战三百回合!”读到这里,我就哭了。
后来的同学聚会,“红五类”和“黑五类”同学坐在一起。他曾疑惑要以何种心态面对这种场景,直到大家真切地坐在一起,好像没有人再记恨当年的押送和打倒,就这么自然地回忆着三年同窗友谊。因为有人“发动”了,于是无数的人就被发动,忆想当年,都只是十来岁的孩子。
后来梅子涵考入大学,开始儿童文学研究,又留校任教,做了教授。他写善待过他的老校长,写学校讣告栏里突然被贴出的同事名字,也写自己的学生、后生晚辈。
他是一个老教授,也是一个老顽童。种的花死了一次又一次,还是热心地种着,浑然不觉打击。一唱起歌来就迷倒自己,遇到飞机晚点也骂粗口,偶尔占点小便宜就说自己“快开心死了”,会被一个态度恶劣的年轻快递员气到追出去教训他,却在看到年轻人满脸委屈和汗水时感到不忍,会为一个修自行车、修鞋的手艺人驻足赞美,会悔恨自己欲报恩而亲不待……绿光芒里,藏着他的赤子心,也闪耀着他的顽童梦。
他说自己天性蓬勃,只会往晴朗里走。是的,在他的文字里,苦难也是淡淡的,始终有希望的,所以才是给孩子们看的文学。
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曾经温暖我半个童年,我一直以为“子涵”是大不了我几岁的小哥哥。这本“回忆录”真是看得我笑,又看得我哭,还有些沉默。这个年纪比我父亲还大十几岁的人,几十个小故事,让我梳理出他的一生,何其坎坷,何其厚重,又何其精彩。我想,他用这么率真坦荡的语气谈回忆和苦难,总归还是希望我们看着笑的。
他写过一本关于女儿的书《女儿的故事》。听说他女儿梅思繁也写了一本《爸爸的故事》。也许这就是他的绿光芒——“生命枝头每一片绿叶或飘落的响声里都有闪耀的光芒,感谢我总能看见。”
祝福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