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齐读课题。
2. 检查词语。
人物:霖哥儿、任大霖、金奎叔
拟声词:吭吭、啪嗒啪嗒、吁哩哩哩
动作词串:摸肚子、握拳头、摔酒瓶、捶牛背、掐脖子
3.检查课文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拟声词和动作词串是本课描写的精彩之处,此处设置不同的情境体验读法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为下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做了铺垫。】
二、聚焦批注,思考角度
1.什么是批注。
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认识批注。
回顾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家已经标好了自然段序号,圈出了生字词,甚至在不懂的地方画了一个问号,像这样的圈点勾画叫符号批注。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另外一种批注方法,我们可以称它为“文字批注”。从四年级开始我们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出示单元导读)
【设计意图:部编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并行。课堂伊始,揭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学生原有的圈点勾画的批注方式进行唤醒、勾连,使之能够自觉地进入当下的教学。】
2.课文里一共有几处批注?赶紧数一数。
3.读书的人是怎么做批注的呢?咱们来研究研究。
4.出示第一处批注,一人读课文,一人读批注。其余同学仔细听,看看批注和课文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提出疑问。
引导观察示范批注的特点:开头空格、语言简洁。
5.出示第二处批注,生读。你能不能很快找到和它有关的段落?
感知批注的位置:书读到哪,批注就写在哪。
6.朗读批注,思考角度:评点写法。
三、研读批注,体会心情
1.默读第六自然段,根据批注画出“我”逃跑时、被鹅咬住时、呼救时的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感受批注的角度。
【设计意图:本课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上述教学片断就是从课后习题出发,引导学生聚焦直接描写“我”被鹅袭击的句子,并结合文中的批注进行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心情的体会,还能帮助其发现批注的角度。】
四、尝试批注,加深体验
1.默读第五自然段,试着做批注,可以先勾画词句,再写下文字批注。
2. 回顾并梳理怎样做批注。谁来提醒提醒大家,我们要自己作批注了,注意什么?
3.交流学生的批注。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犹如引导学生爬阶梯一样将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迁移、内化和应用。】
五、写字指导
出示词串,归类识字,重点指导难写的字:掐、摔、捶。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完今天的课,我们要常记这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和新词。
2.继续阅读课文别忘了注意旁边的批注,还可以自己写批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