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一切噱头,炮轰苏氏

作者: 车成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23:56 被阅读50次

想剪羊毛,先把羊养肥。要炮轰苏氏,也要先夸夸他。

今天在简书浏览文章标题时,突然有一篇关于记忆的文章的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文章阅读,竟发现文章中讲的“苏氏记忆论”,与我自己摸索出来的记忆论暗合了,所以我就忍不住点了个赞来夸夸这个苏氏。

文章中介绍的苏氏记忆论有两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长期记忆”,展开后主要就是长期记忆的作用及长期记忆与死记硬背的区别。

(这方面与我的记忆论暗合了,其实苏氏的内容不仅不全面还太过于简单,长期记忆是记忆分类的其中一种,记忆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是记忆论中的重中之重,而该文提到的苏氏记忆论内容没有。)

第二个内容是“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展开后就是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哪个更好,及随意识记与死记硬背的区别,及“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与“二套大纲”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除了“二套大纲”也与我的记忆论观点暗合了。这第二个内容是属于“记忆应用分类”,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很好理解,又是记忆论里最不关键的内容,但如果无知到用错了,那就是最坏的事情。只有蠢人才会用错。但还有一种自以为很聪明的人也会用错,没想到苏氏就是那个很聪明的人,把如此简单的记忆应用分类法及长期记忆的作用,用在了应试上,用在了“二套大纲”上。其实他的所谓二套大纲也是聪明人的愚蠢之作,大凡与应试挂钩的东西几乎都会抹杀孩子的天性及创造力的。“二套大纲”也没有什么玄妙,一点新意都没有,几乎任何人都会想到的。第一套大纲就是指现行教材大纲,第二套大纲也就是与第一套大纲配套的辅导材料大纲。而遗憾之处,苏氏以第一套大纲为基础了,落俗于应试。二套大纲可以尝试出新意,变第二套大纲为主,用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或用于学生自主突破应试模式,这样倒是很好,中国有且早已经有案例取得很好效果,比如中南大学的刘路在中学时代就如此)

但细读了文章的全部内容后,又感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的地方,也就是苏氏的记忆论竟然是用在应试上的。感到非常不舒服,用错了地方。用的方法也有点不对劲,这让我着实感到非常不舒服,好好的一锅饭菜扔到垃圾桶里的感觉。好好一堆原材料却没有做出一锅好饭菜。

PS:苏氏,苏霍姆林斯基,一位从事教育几十年的已故教育专家,写了很多教育类的专著,在中国教育界“大名鼎鼎”。不知道苏氏或没有看过苏氏书会被“哈哈”。无巧不成书,这个苏氏就是前苏联人。这让我不由的想到那些当年对毛泽东打仗“哈哈”的教条主义留苏派,其实毛泽东打了那么多胜仗甚至孙子兵法当时也没读过,正如他后来说的:打仗怎么能照着书打呢?教条主义真是好笑。对那样的“哈哈”真的“哈哈”了。不信一切噱头,实事求是,教育也如此,孩子就是最好的教材还有老师要用心,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End--

相关文章

  • 不信一切噱头,炮轰苏氏

    想剪羊毛,先把羊养肥。要炮轰苏氏,也要先夸夸他。 今天在简书浏览文章标题时,突然有一篇关于记忆的文章的标题引起了我...

  • 缘结连理枝十九

    大苏氏:“妹妹要不要去坐坐,喝茶。” 苏氏:“明日我再来吧。” 大苏氏:“也好。 玉菀,你就住在我家吧。” 苏玉菀...

  • 苏越静软,何意子安(15)

    而后的几天,苏软正式空降苏氏,苏毅早早安排好一切,担心苏软不懂企业运作,还特地将自己的得力干将给过去帮忙。 不过瞧...

  • 缘结连理枝十七

    苏氏:“你不是和离了吗?” 小苏氏:“我们有手有脚,养得活自己,不劳二姐费心照顾了。” 大苏氏:“我们照顾你是应该...

  • 科技标杆荣耀V20告诉你 TOF技术到底有用没用

    荣耀小米TOF大战3.0可以说给热闹的春节最后加了把火,先是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炮轰TOF技术是个骗钱的噱头,并在...

  • 缘结连理枝三十三

    苏玉菀:“师兄,你呀,就别笑我了。我们快点出去吧!” 玉长安:“好。” 客厅,苏玉菀扑进小苏氏的怀里。 小苏氏:“...

  • 连/战姓“连”还是姓“苏”?

    上接:《苏氏后人---华/国/锋》 (已被转为仅自己可见) 在上集《苏氏后人---华/国/锋》中,...

  • 有苏氏

    春三月,柳吐嫩芽,花苞荏弱。 我自丛丛青草中慵慵然伸个懒腰,迎着浅浅金光,眯着眸,好不情愿地摇一摇尾巴,抖落身躯沾...

  • 缘结连理枝十八

    小苏氏:“实在呆不惯,你就回来。” 苏玉菀:“嗯。” 苏氏:“是啊,到时在京城没有看到中意的郎君,没被人看上,就跟...

  • 大表哥带表小姐出门

    宣平侯府苏氏的丫鬟,看到世子爷苏莫晨回来,赶紧跑去禀告夫人。 “夫人!夫人!少爷回来。” 苏氏一听儿子回来了,激动...

网友评论

  • 764bb8897c82: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 从自己的教育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来。难的是,思考的过程。 作者孩子数学很好,真想学会车老师的方法。
    车成子:@路晖 见笑了,称呼”老师”我不敢当,我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从事工程,只是对教育很感兴趣,也一直很关注教育这一块,自己的一些教育心得体会大部分都是在教育启迪自己的孩子时总结的。你说的对,关键是思考难,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教育启迪孩子更好。非常谢谢评论和夸奖,家长们可以一起在简书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本文标题:不信一切噱头,炮轰苏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wh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