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4-65
1、胡光书:
每周,华与华会把好的改善提案,全公司推广,这么着,这个小组版的会议纪要流程,就升级为全公司的标准流程。标准出来以后,华与华会进行全员培训,这样一来,组织的知识又内化进每个成员的行动中。
虹霖:标准出来以后,就要全公司推广,进行全员培训,将标准升级为全公司的标准流程。
2、胡光书:
都是什么改善呢?
看起来都不大,但就是这些小改善,让会议纪要的生产效率,又提升了一大截。
虹霖:学习。
3、胡光书:
凡有工作,都有流程,凡有流程,都有记录,凡有记录,都有改善。
虹霖:这句话,对于品牌咨询公司而言,真是一个高水平了。“凡有工作,都有流程,凡有流程,都有记录,凡有记录,都有改善”。
4、胡光书:
很多公司做知识管理,就把这个事架起来,架到特别高大上的地方,但其实,知识管理跟每一个普通员工相关,是非常具体的小事,通过日常的改善提案活动,你就可以不知不觉把知识管理这个大任务给化整为零,化繁从简,化入组织的血肉中。
虹霖:知识管理,不是高级合伙人的职责,是每一个伙伴的职责。不是要搞个大知识,而是从小做起。
5、胡光书:
知识管理并不应该局限在专业知识上,还需要创造大量日常工作的知识,比如开会的流程,解决冲突处理分歧的流程......这些看着毫不起眼,也不酷的知识,影响了我们90%的工作效率,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都在被它们影响。
虹霖:知识管理,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还有大量日常工作的知识。
6、胡光书:
企业创造自己知识的关键,就是看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能否和企业的显性知识更好地相互转化。
虹霖:学习,企业创造自己知识的关键,是“将个人的隐性知识,与企业的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这就是关键!所有人都必须先有一个意识,即知识管理,不靠所谓的高管、高职能伙伴,是靠从上至下每一个伙伴。你认为你行,你才可能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