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红岩先生《诗歌朗诵技巧》:词的朗读技巧(一)

李红岩先生《诗歌朗诵技巧》:词的朗读技巧(一)

作者: 韵声朗读亭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14:08 被阅读0次

    本文转载自李红岩先生的《诗歌朗诵技巧》

    仅限于本公众号内用户学习交流使用

    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优秀的词作了,在宋代其艺术达到了顶峰。

    许多朗诵者都喜欢选择优秀的词作进行朗诵,其长短错落的句式、多样的表达手法、或豪放或婉约的词风都成了人们将其作为朗诵作品的重要原因。

    词的朗诵创作,可以先从“了解词牌”与“熟悉内容”进行处理:

    一、了解词牌

    词,从表面上看似乎有着自由的句式,而且也看不出格律上的要求,但实际上词的写作是须要遵循相当复杂严格的规律的,不同规律的组合便构成了词牌,如我们常见的《念奴娇》、《蝶恋花》、《江城子》等都是词牌。

    了解了词牌,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其句式的铺排、对仗写作手法的运用、韵律的编配等等,这样,在朗诵时,我们就有可能比较容易地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抓住其主旨,安排停连,控制节奏。可以说,了解词牌是朗诵好词作的基础性工作。

    比如说《浣溪沙》这一词牌,共有上下两阕,每阕各三句,每句都是七个字。请看宋代词人晏殊的同词牌作品: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们在朗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对其节奏的控制,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七言诗的格式,比如七言绝句,大家在朗诵到第三句时往往会将语势扬起,句尾适当延长以引领最后一句。可是《浣溪沙》上下阕的第三句就是结束句,如果按照习惯性的语气、节奏来朗诵,人们在读完每一阕的第三句时,往往会有一种没有完结的感觉,因此,须要熟悉这种词牌的格式要求,并运用适当的表达方法进行创作。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节奏和语速的控制来改变这种没有完结的感觉。常见的办法如:每一阕第三句的语速可以慢于前两句;同时,前两句的语流可以连贯一些,而每阕第三句除放慢语速外还可以根据语意适当安排停顿,这样可以平衡前两句和第三句的分量,完成节奏的调控,在朗诵创作时,我们才会觉得每一阕都是完整和谐的。

    再比如,有些词中是使用领字的,即某一句或某几句之前用一个字作为发语词,发语词领属其后面的若干字词和句子,并将这些字词和句子连缀起来。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有这样几句: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从文字上看,这是三个句子,但朗诵时不能一句一句简单罗列起来。因为“念”字是领字,它领属着其后的文字,直到“楚天阔”为止,所以应该在“念”字后安排一个较长的停顿,接下来的文字则不必受标点符号的限制而连贯地诵读出来,这样,语意才能更加清晰。

    二、熟悉内容

    熟悉词作内容,对于词的朗诵创作也很重要。熟悉内容主要是受词作的写作形式的影响而提出来的:其一,虽说古典词作除小令以外,篇幅较之格律诗来说往往都要长一些,但其篇幅毕竟有限,因此词人在写作时用语依然简练,思维跳跃,不事先尽可能地熟悉词作,则往往会出现不知所云的状况;其二,抒情是词作主要表现的内容,许多优秀的词作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无论是羁旅情愁,还是怀古幽思,其含量都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相对短小的篇幅中蕴涵着无尽的情思,这对于朗诵者来说,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三,不少词人都善于用典,甚至有的一首词中就有多处典故,不熟悉内容,不了解典故,朗诵时往往就会流于表面化。

    比如宋代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使用了较多的典故,并抒发了深沉丰厚的情感: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孙仲谋”,无疑说的是三国时的孙权,然而历经变迁,物事皆非,连“舞榭歌台”也早巳荡然无存了,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感慨。

    “寄奴”指的是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寄奴是刘裕的小名),他出生于京口,后来从这里起兵北伐,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词人对其声威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和钦佩。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句,说的是南朝刘义隆北伐失败的史实。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王玄谟率兵北伐,由于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逃。句中凝聚着词人以古鉴今之意。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是说北魏太武帝在击败王玄谟之后,一直追击到瓜步山,建立了佛狸祠庙,然而如今的人们却在那里祭神敲鼓,忘记了民族耻辱。词人抒发了自己忧伤慨叹之情。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词人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已年老,但壮志犹在。

    试看,在这首词中,作者使用典故竞达五个之多,并且抒发的情感也非常丰富,不了解作品,不熟悉内容,不把握典故的精要,是不容易将这首词作朗诵好的。

    其他词人的词作虽然未必使用这么多典故,但同样有用典的情况,而且抒发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甚至是蕴藉的。所以,朗诵者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背景,尽可能深入地熟悉词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红岩先生《诗歌朗诵技巧》:词的朗读技巧(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io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