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文化活化石——羌碉(中)

中华文化活化石——羌碉(中)

作者: 磬音 | 来源:发表于2022-07-13 15:57 被阅读0次

羌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半山腰上,甚是雄伟。一条高的台阶,从文化广场直达寨门,因为羌族被称为云彩上的民族,这高高的石阶也因此被导游称之为彩云阶梯。

阶梯两侧立着大大的石块,上面雕刻着许多图案,是我之前所认知的象形文字,导游说族内只有极个别的老者能够认识、镌刻这些符号,他们也因此被认为是能与天地,万神对话的人。下面的文化广场上,也矗立着四根高高的方形石柱,上面也雕刻着这些文字而石柱的顶端放置着羌族人供奉的神灵——羊,(这是他们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暂且不详写。)

我想,当清朝在龟甲上发现象形文字,众多学着一头扎紧象形文字世界研究时,羌族是不是还有一些人能认识理解这些文字呢?如果有,是不是很多古老的文明会有更多更好的传承呢?历史不能重演,如今的羌人也不能认识它们,羌族被认为是“没有文字”的民族。

靠近寨门两侧是两个大大的平台。各堆放着石块上面做成火焰造型,有人围着跳舞,还有人说这里搞篝火晚会很好。但我想这应当是用于报告军情的烽火台,它更多的记忆是战争。

平台一侧有一座木亭,亭里吊着一面大大的羌鼓。导游介绍,羌鼓与羌族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战斗时,鼓舞士气要靠它,战争结束庆祝胜利离不开它,召集首领在议事厅议事离不开它,丰收、节日时的欢庆活动依然离不开它。

望着那面迎着朝阳静静地羌鼓。以及对面的高山、蓝天和白云,想象着鼓声在这崇山峻岭间回荡。有时激烈,有时欢腾,有时凝重,不同节奏的鼓点,演绎着羌族儿女不同的生活,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越走近寨门,看着那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厚重的城堡越,感受到它的威严、端庄、坚固和质朴。墙面上的万字格,羊头,彩云等图案,更加透露着它的古老和神秘。

据说千百年来羌族人,无论盖房子还是砌碉楼都不用绘图,不用掉线,不搭脚手架,完全靠羌族民间建筑师“掌脉师”用眼睛看,凭经验估算,而就是这样建起来的碉楼可屹立切几千年,在特大地震中也安然无恙。

碉楼都呈上窄下宽的几何形状,能够有效分解建筑体内外的重力,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抢碉楼经久耐用,屹立不倒,而且还能保证碉楼在使用寿命终结、倒塌或者拆除时,不会伤及到屋外的人。

仅仅看着碉楼的外形就够让人惊讶,走进去之后,更是对古老的羌族民间智慧感到钦佩不已。

相关文章

  • 中华文化活化石——羌碉(中)

    羌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半山腰上,甚是雄伟。一条高的台阶,从文化广场直达寨门,因为羌族被称为云彩上的民族,这高高的石阶也...

  • 中华文明活化石——羌碉(下)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羌碉分为碉楼和碉房两种,是古代羌人为了保护家族和部落,在漫长历史时期中演变出来的一种精湛的建...

  • 中华文明活化石——羌碉(上)

    小学课本里那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族就进入认知范围。那时初步了解了黄河,边城的辽阔壮美。在这样...

  • 羌碉的守望

    题记: 前几天整理硬盘,发现多年收集的几十个G的羌族资料悉数损毁,其中有一些羌族老前辈出于信任分享给我的影像图片等...

  • 汶川(九)

    忐忑爬布瓦 布瓦黄泥碉比布瓦羌寨名声更大。当几次路过,看见河对面陡峭的山崖下,黄土碉形...

  • 汶川(十三)

    再看悠远桃坪古羌寨 后来和老婆前来的时候,随大侠爬上高高的古碉顶上,看见桃坪羌寨美丽的风光,走...

  • 桃坪羌寨上的古碉

    一座座的碉楼 矗立在河谷两岸 默默彰显着羌族的神秘色彩 风雨千年 始终保持着远古的本色 如锋利的长剑 直插在羌族族...

  • 千年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阿坝州理县杂谷脑河畔的桃坪乡 碉楼林立,享有最神秘的“东方古堡”的美称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碉...

  • 源潭七碉有故事

    何人置七碉 民国九年《潜山县志》载:东碉、西碉、北碉。均在兴七田家湾,今东碉颓,西碉颓三角,北碉亦有损坏处。山河巩...

  • 九寨千古情,夜色下的浪漫

    在7月1日到10月31日是赛装节,在此期间,九寨千古情景区为游客免费提供藏羌风情的民族服装。景区内高大的藏碉直冲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文化活化石——羌碉(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kt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