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 山村静听 | 来源:发表于2021-05-14 14:58 被阅读0次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陈春花《价值共生》62页

我们经常说提高认知,但很多人一定不太知道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什么呢?认知是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它决定了一个人面对事情时采取的行为,并最终会决定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不同认知的人,对待同一事件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阶层的人大体会对对相同事件表现出相似反应,不管他们有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的同一性只能说明他们的认知处于同一水平。

而采取相同行为后,不同认知的人,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坐、请坐、请上坐”故事的主人公,他对傲慢的主人采用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遵从策略,然而结果却是他出乎大家的意料,被主人请到了上坐,并渴望与之倾心交谈。

不同的待遇,显示了一个人不同的认知。一个人的待遇,也大体只配得上他自己的认知。

依然是以以上故事为例,如果傲慢的主人只是一个粗鄙的人,他断不会与主人公交谈片刻后,产生如此的倾慕,一定会对主人公更加鄙视:你不是有点文墨吗?怎么混到今天地步?

而主人公如果只是一个稍有知识却没有较高认知的人,在他受到主人的无礼待遇时,也许会不堪其辱,拂袖而去,断不会得到主人家后来的礼遇,只会让主人家觉得他没有教养。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从来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获得与他不匹配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一个人的认知又是来自于哪里呢?它来自于人们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的这一心理过程,也就是将外部知识个人化的过程。

所以,陈春花教授说知识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的知识来自于外部,然后经过接受、消化、吸收、改造,最后变成了你个人的知识,总的说来,它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撞击心灵并与心灵交互的过程。

这说明并不是你会说、也听得懂的知识,就是你的知识了,但大多数人对自己拥有知识的误解就在这里:好像很懂,用起来却一头雾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nf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