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元末明初画家,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浣霞子。出生于江苏无锡。
倪瓒早年家庭富庶,后散尽家财,在太湖一带云游,行踪不定。
倪瓒绘画的特点是幽淡、高雅,常以枯笔淡墨,作水墨山水。
《容膝斋图》是他晚年时的作品。原本是为朋友所做,后来又被朋友转赠同乡潘仁仲医师。
容膝斋,就是潘仁仲的一处居所。
容膝斋图《容膝斋图》采用一河两岸式的构图。仿佛有人站在此岸,隔河遥望彼岸。
这种构图也是倪瓒绘画中常用的构图方式。
画面近景中,几块坡石上长着四大一小,五棵枯树。两点叶,两垂叶,一小树几乎无叶。
看树木的形态,应该是秋冬时节。
这些枝叶静静地站在画里,似乎连一丝风都没有。
回顾别人笔下的树木,要么随风摇摆,要么生机无限,要么枯枝瘦硬……
倪瓒笔下的这几棵树,似乎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好像这个世界与它们无关。
可又偏偏与画面十分融合。
看树下的坡石,画家同样使用干净的淡墨,结构用折带皴表现,简到极致,淡到极致。使得这些石块显得既硬朗又秀雅。
容膝斋图·局部树的后面可见一座草亭,造型质朴。
画家把它摆放在了光秃秃的平坡上,孤孤零零,十分醒目,成为了画面的核心。
为什么是草亭而不是房屋呢?又为什么不建在林间呢?
接着看中景。江面上,除了一处石滩躺在水中,再见不到其它的物体存在:没有渔船;没有水鸟;连水面都不见一丝波纹。
这个世界静止了吗?
还有对岸的山峦。
容膝斋图·局部画家模糊了山上的具体的物象,应该是在很远的距离吧。可画家又没有刻意地表现渐淡渐远的视觉效果,好像这些群山又近在眼前。
纵观整幅画,画家似乎忽略了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时间静止,空间也没那么重要了。
那么人呢?是否存在呢?
遍寻整个画面,不见一个人影。
目光最终落在了草亭上。
一座草亭,可以暂时歇脚却不能长久停留,无法作为人的安居之所。
也许有人曾经来过,不久又走掉了。
多像人生匆匆而逝。
我们看画家,一笔一墨间,哪里是在描绘简单的山水亭台?他分明在书写对宇宙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
倪瓒心中的世界是一个干净、幽雅、永恒宁静的世界。
喜怒哀乐、盛衰荣辱都不存在了,只有一个褪去了一切外在的赤裸裸的灵魂,面对着这个世界,思考生命的意义。
倪瓒以画笔写出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他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把倪瓒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容膝斋图》为纸本水墨画,纵74.2cm,横35.4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