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半墨方塘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每期一问——信息时代,如何看待被朋友“拉黑”?

每期一问——信息时代,如何看待被朋友“拉黑”?

作者: 半墨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0:51 被阅读3次

    “拉黑”是什么?诸位应该都明了。这是信息时代的“术语”。“拉黑”意味着什么?绝交?游戏?大概有很多情形吧。情人分手拉黑,朋友反目拉黑,起了争执拉黑,遭到骚扰拉黑等等,其实只不过是社交软件为用户设置的所谓人性化的功能罢了。比如,你还可以注销你的账号,以表明你要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来看看古代的“拉黑”。《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割席”由此而来。管宁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性情?割席。一句“子非吾友也”就是“断交”的宣言。二人此后是否还有来往,不得而知,但是,这种方式似乎要比“拉黑”更为深刻吧?诸位怎么看待被朋友拉黑呢?这是本期的问题。

    公子小白:

    拉黑:厌倦、疲惫、想吐。暂时不信任、不联系,冲动、过错、难堪、放不下面子。排斥?恨憎、永不来往。


    元帅:

    拉黑就是代表着绝交,从我的视野消失,关于你的一切都不想了解。对商业社会来说,拉黑了就代表着在你身上已没有我利用的价值,而大部分人选择开启屏蔽或者无视功能。工具本身并无好坏,只是用的人觉着它的价值。


    松山:

    我个人理解的“拉黑”大概不外乎两层考虑。一是拒绝他人,二是自我保护。也许,这都是必要的。

    杨帆:

    这是他人的选择。

    侯知佩:

    《红楼梦》中,林黛玉万念俱灰、焚稿断痴情。那是一个有信的年代。焚掉一个人的信,不可谓不决绝。这是一个仪式,绝交、断情是需要仪式的。割袍断义亦如此。

    信息时代,拉黑别人、被别人拉黑亦是一种仪式。拉黑意味着从眼前的世界永远消失。爱之深,可拉黑,因为需要距离,“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穆旦语)。恨之切,可拉黑,因为需要遗忘,“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元稹语)。拉黑一个人,是爱是恨是失望是冷漠是长久的遗忘是不想回忆?总之,此人已去,老死不相往来。

    我就被一个L姓女生拉黑过,她把我所有的信息销毁了。微信、QQ、微博,全部。她是云南人,今年刚从文学院毕业。可是,我仍然想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她过得好吗?工作找得怎样?我只是想知道她好,这有错吗?然后远远的看着她一直幸福就够了。可是她把我拉黑了。

    拉黑一个人的含意就是:在我的世界,你已死掉。

    晓辉:

    这个世界的人太多了,有时你必须要有决绝的勇气。拉黑的事我没有碰到过,但拉黑大概就是表明一种立场吧。既然别人那么做了,那就拜拜了。很多人,很多事,到头来总是空无。大家相处的时间快乐,真诚就好了。感谢他逃离了我,祝福他。


    胡蒙:

    拉黑本就沒什麼。不喜歡,不苟同,不耐煩,各走一邊吧。不存在苦大仇深,更遑論老死不相往來。老死不相往來,是決裂,是一刀兩斷,是少之又少。三觀各異,難免殊途。或許基於所思所行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又或許交集全無純屬主觀不喜,拉黑,沒什麼。可能不會再見面,可能見面也仍舊禮節性微笑。我有位朋友,同一句話或同一張圖幾乎每日必發,我就拉黑了他,因為讓我煩。絕交嚴重了,遊戲戲謔了,通常來說,僅僅是不喜歡,不苟同,不耐煩,各走一邊吧。

    不懂小生:

    网络是让人更加包容还是更加偏狭?我认为是后者,因为网络可以给予人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屏蔽不喜欢的。在网络里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可以恣意妄为。“拉黑”正是这样。朋友圈里的拉黑功能,造成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屏蔽了所有与自我不同的声音。

    蒲敏:

    被拉黑,即被对方加入黑名单,大有“断绝关系”的意思。可是与古时的“断绝关系”相比,网络社交中的“拉黑”是轻飘飘的,不太郑重的,难以对人造成重伤。谁的通讯列表里没几个聊不来的、有摩擦的甚至连面都没见过、生活无任何交集的“好友”?网络时代,“友谊”泛而不深,拉黑,也无足轻重了。

    李发荣:

    在现代社会,拉黑就是绝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相比笑脸逢迎,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我更觉得拉黑是一种态度,坚决,是性情!

    掰着指头,被我拉黑的人屈指可数,一个,女的,陈姓,具体什么原因现在想不起来了,三四年前的事,关于文学,关于诗歌,谈不到一块儿就拉黑了,很简单。事后,她发现被我拉黑了,也把我拉黑了,从此我们再没见过,没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可能说一句话。

    在我的手机里,从字母A到Z,包括已经命名和没有命名保存的,总共475位联系人,而我经常使用的仅仅就那么几个(妻子的,母亲的,老岳母的,送水的,掏下水道的),剩下的不计其数,自然就被我“拉黑”了——只是存在,不联系,没有意义。有时,我会按顺序把电话簿里的名字在脑海里过一遍,它们绝大多数已经模糊了,有些则已经完全陌生。但是,还是留着吧,些许今后还有用!每当我动了删除的念头,我都会这样告诫自己。

    也包括微信。QQ现在很少用了,除了发邮件和偶尔发说说。只是经常会有人加为好友,头像清一色的,女的,不认识,拉黑!

    关于前女友,不是拉黑,不是删除,换了几个手机,人自然而然就不在了,不联系了。

    同样,把我拉黑的有多少,我不得而知,他们也许大多数和我一样,只是放着,在电话簿里,在微信里,在QQ里,不联系,不说话,时间久了,也就等于拉黑了,这是相互的。

    喷火的土地公:

    现在的拉黑和古典的绝交其实没多大区别,你永远无法断绝的是别人的愚蠢,以及自己的愚蠢。在社交网络上,我拉黑过朋友,也被朋友拉黑过,但我还是会像蜘蛛一样编织自己的网格,这大概算是网络时代的生存吧,每个人都像缀网的劳蛛,一直到死。


    弱水三千:

    不知道为什么要拉黑一个走进你生命里的人…好像就意味着从此与这人断绝联系,扯断所有与之相关的过去。事实也是这样的。从此,我再也没有他的半点音信。而我,还在想念着他和我们的过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期一问——信息时代,如何看待被朋友“拉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ve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