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曾寻过那禅:食色,非性也。

我曾寻过那禅:食色,非性也。

作者: 世界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0-04 09:27 被阅读0次

    “食、色,性也。”这句话的原话是:“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句话虽出自《孟子·告子上》,却并非孟子所言,而是告子为辩驳“性本善”而找的辩词。告子,因本人无著作流传,其真实思想已然无从查考。然就《孟子·告子上》篇而言,告子的主要观点是人性本无善恶。谈告子,兴许是比较陌生的,不过说到另一个人可能大家就会比较熟悉一点了——王阳明。

    当然,王阳明和告子是两个时代的人,而我要说的也并非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两者的观点。说到王阳明,我想我们第一时间就能想到“王阳明心学”或者是“陆王心学”。事实上,就我个人理解,王阳明的论点也是颇为相似的。据《王阳明全集》有言,王阳明对其弟子王畿将为学宗旨“四句教”演绎为“四无说”表示认同:“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两人似乎都在说,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不过,就其本意而言是很难查考的,毕竟他们也不曾直言过人性的善恶,更多的都是在用概念的说法去探讨这个问题。

    说到这,不由的我想到庄子主张的“无为”,这是道家的思想。当然,佛家也对“善恶”有过研究,比如那句耳熟能详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事实上,这些和王阳明是息息相关的。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深谙儒家、道家、佛家之精妙,乃“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所以,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一点,即“善恶”之说不论是从道家的“无为”还是佛家“因果”,王阳明从儒家、道家、佛家之精妙,得出的结论仍是主张这么一个“无善无恶”。于此,强行的将“食、色,性也”或是“性本善”多少是有是偏颇的。毕竟,百家之言,各有其特点,又都是文体精神的一部分,断然不可妄自下定义。再加上,一个主张“无为”,一个主张“不争”,故哪怕“性本善”或“性本恶”是那时的主流也断然不能说是绝对。

    不过,从王阳明的这些标签里,我们还是可以提炼出一些与告子相似的点的。即告子,如果套用以上这些标签的身份,大概是可以称之为思想家、哲学家,至于流派,应该是和孟子同属战国时期,根据其理论,他提倡的是仁义,故可以理解为他应该是法家学派多一点。这是我个人对其进行的一个经验之谈,算不得什么证明。所以,且听且当回事就好,别太较真,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食、色,性也。”

    就“食、色,性也”这句话而言,是颇有争议的。有人且认为孟子就这句话并没有作出反驳,故这句话是正确的;有人则将此理解为“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此也有人深以为然。对此,关于孟子之所以没有对此进行反驳,我且理解为“仁义”在侧重面去谈“性本善”是较为主流的一个观点,即主张“仁义”本身,何尝不是在说“性本善”。至于说“食欲和性欲”那是偏现代的理解,其合理性是较为有说服力。毕竟,食欲和性欲确实像那么回事,也有人对此进行延伸意义为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故也有人称之为“饮食男女”。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的一种解释是:将“食、色,性也。”读作“食色、性也”,食,这里是动名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

    毕竟,若只是简单的从饮食和男女问题去讨论,这显然是不够深度的,这就像拿两个无关轻重的论点去说明一个大问题,这显然是不够说服力。试想一下,人这一生除了饮食和男女问题,还是有很多人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的,比如事业的成功与否、价值、感情等等。而且就饮食和男女问题,在人的需求上,也只是停留在生存和繁衍的阶段,甚至都不及灵魂的需求,纯粹的只是停留在动物性本色使然。这就像是在说,人和动物是无差别的。若是同意这样的一种观点,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都到了现在的“文明时代”,还抱着这样的论点,着实有点荒诞不是吗?所以,在我看来,“食、色,性也。”理解成“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会较为合理一些。

    然而,我想说的是,即使是理解成“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我也依旧觉得有所偏颇。如果只是简单理解,这是很好理解的,就像“性本善”和“性本恶”一般无二。然而,若真的探究人性本身,显然是有些低估意识本身了。若真的了解人性,显然是不会这么去说的。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简而言之,这可能是一种群体的顽疾。或称之为盲从,或称之为动物性。

    正如我们如果只是把世间的事物当成加强自我的工具,并试图在其中寻找自我的话,我们是无法真正的尊崇它们的。而小我却正是这么做的:它对事物的认同,创造了我们对事物的执著、迷恋,继而创造了我们的消费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其中,唯一衡量进步的标准就是:更多。

    无由地“努力要更多”、“无尽地成长”,就是一种功能失调和疾病。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倍增,却不知道毁坏了自身所属的器官,因而招致自身的毁灭。很多人生命的绝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对事物先入为主的迷恋上。其实,这些都只是内核,真正的关键在于:跳出了小我,却发现是另一种失调,该如何自处呢?我至今尚未寻找到。

    生命本无忧,我却爱极了这生命的丰富和内涵。摆在面前的是生存,并非发展。于此时,生存就意味着小我的深陷。而我却始终难以融入其中。我爱极了这生命里的一切,大自然的美,凡夫俗子的平淡,每一个日落日升,生命的每一历程,我都爱。然而,摆在这前面的却是活下去,活下去才能感受到更多。世俗的美,大概只有站在旁观者,或者说局外人的时间多少还是有温度的。而作为当局者,终究是难逃自责和愧疚。这背后是更大的命题,我称之为根深蒂固的群体的病态。

    本能反应是身体对外界情况的直接反应。而另一方面,情绪则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情绪对事件的反应是经由心智阐释的过滤,思想的过滤,是一种心理上的概念的过滤。此中的真意可以看出某些人的思维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某人对某事产生的思考面。虽然身体聪明,但往往也会分不清实际情况和想象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身体对每个思想都会起反应,就好像这些思想是真实发生的一样。

    不由地,我想到一句话与之是对应的:“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这是在身体和心理的定义,不包含实际成分,但于己部分,它是趋近真实的存在。也就是说,你想象中的样子可能并不会发生,但你的身体的反应会认同这个思维,从而达到身体和意识的一致,会导致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当然,这个怎样的人,只在自己的世界成立。我想,这也是自恋人格的一部分。自恋,从某种角度就是自我认同的思维,然后身体作出的反应,整体合一,故自恋形成。可实质是,它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换句话说,自恋等同于某种程度的自我安慰,或程度稍深就是自欺欺人。自我感动也属于这里面的一种。不过者之间多少又有其差别。自欺欺人,更多的是纯粹的认同该事情以及当下的反应。而自我感动,更多的则是钻进了情绪中,也就是停留在反应上,而事情只是起到过渡,或者说引子的作用。即引起该反应的触点。

    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难的,不过偶尔也能脱离开来。比如生病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更多的是丧失或降低了心智的运行,更能认清现实。与之一起的还有受苦,或者是落难。这个时候,通常会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逃避,自欺欺人算一种,自我安慰也是,顾影自怜也是这种。另一种是面对,面对即接受现实本身,通常这会让人平静,甚至产生某种顿悟。比如某些人所说的,这一切都不重要什么的,还是身体重要,平安重要,过去很美等等这类的。

    这个时候其实是平静、安定,思维运行的并不多,甚至产生的情绪都不会太波动。只不过,这种状态也不会停留很久。于是,就有某些人病了像是换了一个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沉浸在病中,觉得自己是某某患者,这是慢性的疾病,甚至时间一久就可能再次爆发。抑郁症就是属于后者,他知道自己病了,并且认同这种病,就会很难保持清醒。这些念头都是很恐怖的存在,甚至会危害到自身的身体运行,或是产生不好的念头。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释放出去,或者从别人身上看到这些东西,而不陷进去。这个就是我想要说的:“食色,非性也。”

    无论是,将“食、色,性也。”理解成“食色,性也。”也好,或是理解为“饮食男女”也好,这终究和人性,或者本性相差甚远。就其人性而言,这太浅层,就其本性而言,也相差甚远。人性而言,摆在前面的是生存和需求的层层升级,而这句话本身停留的境界太低了。就本性而言,也是同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言,这近乎是一种动物性本能了。所以,我说“食色,非性也。”也是这个原因。

    人们都太过于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中而不自知了,甚至往往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还深以为然,简直无可救药。当然,若是只满足于浅层的理解就算了,这样的话说了和没说是一样的。但如果真的想要往深处去想,这句话显然是不够份量的。至于说“食色,非性也。”之后是什么?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人生的完整了。可以有善恶,也可以无善恶,但断然不会是仅仅只有善恶,更非沉浸于“食色”而将此理解为人性或本性本身。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关于“食色,非性也。”的禅了。有善恶,无善恶,都断然不能盖棺定论,断然不能以此判断某个人、人性、本性,或自性。


    鹿九

    2019年10月于厦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曾寻过那禅:食色,非性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wj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