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生
武则天是我国古代传奇女性的代表人物,也是正史中唯一一位女皇帝,但其实大辽萧皇后的传奇人生比她还要精彩。
萧太后名为萧绰,小名燕燕,因此也叫萧燕燕,公元953年出生于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一带),从小聪明伶俐且美貌端庄,父亲萧思温是大辽宰相侄子,母亲是辽太宗之女燕国公主,也算拥有大辽皇家血脉。
公元969年辽穆宗被侍卫刺杀后,萧思温拥戴和自己关系亲密的辽景宗即位,因功被封为北府宰相、尚书令等职位,其女萧绰也因此被征召入宫封为贵妃,两个月后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可见其深受辽景宗喜爱。
辽景宗体弱多病,治理朝廷难免力不从心,萧绰被封为皇后之后,开始协助辽景宗处理朝廷,渐渐的辽景宗开始放权,大小事务都由皇后处理,自己只听结果,这点跟唐朝时期的武则天和唐高宗非常相似。公元976年,辽景宗下令将皇位地位提高到和自己同等地位,而朝中大臣竟然罕见地默许了,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时非常少见,可见萧绰在大辽朝堂还是很得人心的。
公元982年辽景宗病逝,留下遗诏传位给长子耶律隆绪,并让文武百官“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当时耶律隆绪只有12岁,萧绰垂帘听政,被封为“承天皇太后”,管理国家大事。为防止亲王夺权,她下令削去了他们的兵权,培养亲信,稳固朝堂。
公元986年3月,宋太宗趁辽景宗病逝,新帝年幼,辽国大权落在一介女流之手之际,认为是大举反攻的好时机,于是兵分东、中、西三路进攻幽州(今河北北部一带)、蔚州(今河北蔚县)、朔州(今山西一带),萧太后得知消息后,立即遣兵调将应战。
公元986年5月,萧太后亲自披甲上阵,在东路与宋军正面接战,同时派军截断宋军水源,致使东路宋军大败。之后萧太后集中兵力对付西路宋军,而西路宋军领兵者正是北宋名将杨业,文学影视作品中杨家将主帅,虽然和小说中的用兵如神的“杨业”相比有些差距,但真实历史中的杨业也是一位百战名将,曾在雁门关杀的辽军溃不成军。
东路大军战败后,宋太宗慌了,急忙下令西路大军全面撤退,致使宋军士气低迷,无心应战,萧太后趁机领兵反攻,杨业苦苦支撑但因等不到援军最终战败,次子杨延玉极其部署在山西宁武县陈家谷口之战中全部战死,杨业本人也被活捉,后绝食而死。
杨业死后,头颅被萧太后令人割下在边关穿视以鼓舞军心,辽军士气大涨,一鼓作气收复所有失地。公元1004年,萧太后率领20万精锐辽军南征大宋,仅用2个月就打到澶州(今河南濮阳),逼大宋签下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宋朝每年上缴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大宋再也没人敢小瞧萧太后这个女流之辈。
檀渊之盟后第五年,辽国内部团结一致,外部宋军不敢来犯,达到了最鼎盛时期,但在这个时候萧太后宣布不再摄政,归政于皇帝,也就是辽圣宗。同年12月病逝,时年57岁。从982年摄政到1009年归政,萧太后共掌控朝堂27年,但一直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这是为何?
首先,没必要。萧太后已经掌控朝廷,就算称帝权力也不会再增大,而且还会引来国内群臣以及百姓不满,毕竟在古代不仅中原男尊女卑,周围游牧民族更加严重,女子往往跟货物等同,没多少地位,因此萧太后没必要为了虚名给自己找麻烦。
其次,辽圣宗是萧太后亲生儿子,自古以来母亲和儿子政权、争名的毕竟是少数,像武则天那样为了权力不惜杀死亲生儿子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母亲一心还是为孩子考虑的。
最后,萧太后摄政时幼帝只有12岁,各路亲王都恨不得取而代之,且宋军来势汹汹,大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萧太后哪有心情称帝?等击败宋军,签下澶渊之盟后,萧太后解决了外患开始着手处理内忧,等一切处理妥,具备称帝条件时身体却垮了,在归政给儿子后不到1年就病逝了,她大概也清楚自己的情况,就算称帝也当不了多久皇帝,反而会伤了母子感情,引起国内动荡,因此始终没有称帝,也算是善始善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