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想法
39岁中年写手去世:这世间,说好的“生离”怎就变成了“死别”?

39岁中年写手去世:这世间,说好的“生离”怎就变成了“死别”?

作者: 古月如歌519 | 来源:发表于2020-08-17 10:54 被阅读0次
    何铁生发文悼念赖宝

    7月19日,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的幕后写手赖宝突发心梗去世,享年39岁。作为李诞、王自健等人曾经的好搭档,中年病逝不免令人唏嘘。

    这则新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画家何铁生发文悼念赖宝的一段话:

    “半个多月前你搬到上海去之前我就跟你说,走之前也没有好好聚一下,这不怎么对……你说,没事儿,我还回北京呢。大部分时间和工作内容都在北京,哈哈别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可能,何铁生并没有想到,那会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赖宝,那一次的“再见”,竟然是再也难见!

    可能,连赖宝本人都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一语成谶!这一次的生离,当真成了死别

    01

    一不小心,生离就成了死别

    曾经有个名叫小薇的网友,讲过她在银行工作的一次经历。

    那天来办业务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来为银行卡缴纳账户管理费。

    作为银行的客户经理,小薇发现他的卡片中,有一张卡几年内从未使用过,但每年按时缴纳账户管理费。于是,小薇提醒男子:“卡片如果不经常使用,建议注销,这样就没有费用了。”

    男子却拒绝了,并轻声说:

    “这张卡是我老婆的,三年前的3月8号,她和马航MH370一起消失了。我……我就是为了让这个卡,一直保持正常使用的状态。你说,万一哪天她要用呢?是不是?”

    一瞬间,小薇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她咬着嘴唇,含着泪拼命点头,口中不停地应着:“嗯……嗯……”。

    马航 MH370

    这世间,说好的“生离”一不小心便成了“死别”。那些我们挥手道别后,以为可以随时再聚的人,竟然轻易地就与我们阴阳永隔了

    人,总是会在突如其来的某个事件面前才会明白,有些人,不是说了“再见”,就一定还能再见

    前几年,周杰伦演唱会上有个男孩儿求婚成功了,当时他兴奋得又蹦又跳。可惜后来他们还是没能办成婚礼,因为女孩儿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了。

    后来,男孩一个人又去了周杰伦演唱会,在台下哭得像个孩子。演唱会结束后,他回到与女孩儿一起挑选好的婚房里,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呆呆地坐了很久很久。心里默默地想:

    “说好等你回来一起设计婚房,你怎么一个人先走了?”

    很多时候,那些被透支的“有空以后”、“等你/我回来”才是最可怕的。

    一方面,它让人们怀揣希望并理所当然地挥霍着机会;另一方面,当不幸从天而降,人们发现追悔莫及的时候,它又如同一个魔鬼,站在阴暗的角落里讽刺并嘲笑。

    人们都天真地以为,生离与死别相隔万里,却不曾想过,它们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瞬间!

    02

    “约定好的生离”变成“死别”,最痛苦

    曾经看到一个问题:生离和死别哪个更痛苦?

    有人说:生离痛苦,因为那个至亲至爱的人,明明可以和自己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用他的方式宠爱自己、呵护自己;然而却被某些客观因素阻隔两地。

    还有人说:相比生离,死别更痛苦。生离,最起码你还能知道那个人活得好不好,你们还能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呼吸同样的空气,你对他的爱还可以寄存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而死别,意味着你再也见不到这个人,再也感受不到他的存在。那是一种最极致的痛苦与挂念。

    但是,今天我想说:那些“约定好的生离”变成的“死别”,其实才最痛苦

    为什么?因为在约定好分离的时候,没有人想到那是最后一面。

    生离转变为死别的那一瞬间,没人来得及和你打一场招呼,更没人对你说一句抱歉!

    所有的至亲至爱,不仅仅要承受痛失亲友的悲苦,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落差,而这无疑是双重的打击。

    生离死别

    曾经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

    3年前,他就职的医院妇科接待了一位女病患。患者宫外孕,只需要做个门诊手术就可以回家。

    怎料手术过程中,患者大出血,随后便被推进了急诊部的紧急救护室。二十分钟后,女患者的脸被白布盖着推了出来。

    1小时后,急诊室大厅挤满了死者的亲属和朋友。由于来的亲属包括死者娘家和婆家两边的人,所以急诊大厅被他们围得水泄不通。

    我的医生朋友说,他非常能理解死者亲属的情绪。在家属那痛失亲人的哀嚎与失去好友的啸叫声中,他听到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惊愕与慌张,一种不愿相信的无奈。毕竟,悲伤来得太快,以致于让每个人都措手不及。

    我本以为,作为一名医生,他早应该习惯了生死这个课题,不会再对此有任何触动;然而从“生离”到“死别”的转变,竟能让身为医生的他感同身受亲属们内心所承受的折磨。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低估了分离,又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运气。我们以为分离后的重聚应当顺理成章,从未曾想过它可能是一种奢侈的向往。于是,内心才会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

    这种落差不仅仅只是在痛失亲友的那一瞬间,更会随时穿插进之后的生活细节。

    正如前阵子看到的一段话: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太过悲伤,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那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过来的阵阵喧哗。

    是啊!生活的细节就是这样残忍,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那个至亲至爱的人此生已与我们分别,而这个分别原本仅仅是短暂的生离而已。

    03

    无常面前,人最渺小

    今年18岁的女孩儿袁青来自安顺农村,她的老家距离城区100多公里。为了支持她读书,六年前一家人来到市区,父亲开出租车,母亲在餐馆打工。袁青性格内向,但是很乖巧,放学后都会帮家里干活,照顾两个弟弟。

    由于袁青是今年的高考生,2020年7月7日这天,她写完“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高考作文后从考场走出来。随后,她登上了安顺市的2路公交车。

    安顺公交车坠湖案

    和她乘坐同一辆公交车的还有69岁的村委书记钱兴林。

    钱书记回家的公交车有两辆,2路和14路都能载他回去。而当天2路汽车先进站了,于是钱书记刷卡,上了2路公交车。此时,他的老婆已经在家做好饭,等他回家。

    12点12分,公交车行至大坝中段,车速突然变慢,趁着左侧没有汽车的空隙,突然急转90度,猛然加速穿过车道,撞断大坝护栏,冲下斜坡,一头扎入水库。几十秒后,大巴车完全沉入水底。18岁的高中生袁青与69岁的村委会书记钱兴林当场死亡。

    事后,袁青的父亲回忆起事故悲痛不已,他万万没想到早上出门时,竟是自己与女儿的最后一面;

    而书记钱兴林的儿子,原以为父亲会如往常一样回到家中吃午饭,然而最终他还是没能等到父亲回家。

    生命的无常,似乎就是这样。它让人们更珍惜短暂的相聚,不敢肆意挥霍每一次的重逢,会让人小心翼翼地享受与所爱之人相处的每一秒

    无常面前,人最渺小。小小的力量无法抵御无常的风险,小小的认知无法预见无常的偷袭。

    正是因为感知到自己的渺小,人们便不会太过长远地计划那些来日方长的事情。

    港剧《女人唔易做》中,小齐告诉自己的女神高LING要活好当下!什么是当下?所谓当下就是在下一刹那,有可能就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

    当下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改变本身。认清我们自己不能改变的,接纳它们;同时也珍惜自己的当下。

    《无常》

    正如田馥甄那首《无常》的歌词一样:每一秒星光,都在变幻。来让所有遗憾,再不用被遗忘,应了那句无常!

    可见,无常是一种让我们接纳的智慧,生命中的无常,我们除了接受也别无他法;只有将无常看得通透,做好心理准备,那么突然有一天,原本的生离转化为死别的时候,你才不会深受打击,你才会有应对它的勇气,不会被生活的无常所击垮。

    写在最后:

    从2019年开始,我换工作时便把关注点从薪资、发展上移开了,转而关注到双休和法定节日的正常休假上。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父母、长辈已经年迈,能够陪伴他们的时间真的要以小时来计算了,所以更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陪着他们。

    随着年龄过了30岁,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慢慢变成要适应生死甚至经历生死的人了。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有时候真说不准。

    有人说:2020年的疫情如同一座大山,它动一动,就给每个人的头顶都蒙上了厚重的一层土。

    但我想说,疫情带来的除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不便之外,它也告诉了我们要懂得珍惜。

    与其说珍惜和每个人的告别,不如说我们要好好珍惜与每个至亲至爱的每一次相处!

    那些你想念无数次的人,你一定要打电话给他;那个你在梦里梦到的人,醒来后你一定要去找他。

    最后,祝愿每一个你生命中的至亲至爱,都能平安富足;祝愿每一次你们的相聚都能被深情珍惜;祝愿每一次的生离都不会成为死别!

    愿我们都能心中存感恩、知足且惜福!

    古月如歌/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9岁中年写手去世:这世间,说好的“生离”怎就变成了“死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gf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