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传》——笨人呆法

作者: 闲人无稽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1:55 被阅读1次

        曾国藩,一个常年出没在成功学封面的人物,几乎可以成为一代想要成功人士的神了。在阅读张宏杰的本书之前,对张的了解仅限于《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看完本书作者的自序才知道,原来这位是个曾国藩研究专家。幸好之前没有读过他的其他曾国藩专著,不然连作者自己都说,会有重复之嫌。

        曾国藩和其同僚后辈,左宗棠、李鸿章、梁启超等,可以说撑起了中国的近现代史,在19世纪中后期,整个中国都是他们的舞台,而且上演的剧目之繁复、高潮之迭起,让人目不暇接。

        对于这样的人物,就如同当年的那些帝王将相出生一样,总是想当然的以为在他出世时,会有祥云降临、佛光照脊。可惜的是,大概由于曾国藩的时代离我们比那些帝王还是要近一些,得以去除很多神话传说的成分,他的降世,没有任何噱头,一个平凡家庭里面的平凡婴儿。其实,大多关于降世的神话,什么老子母亲怀胎几年,朱元璋降世霞光万道等等传说,都是世人的一厢情愿,以结果猜想开头,恐怕连当事人自己都未必想听到这些传说。

        曾国藩非但出生平凡,据家谱所记载,往上倒几十辈,连个秀才人选都没有,正宗的八辈贫农。这样的平凡农民,为何会出读书人呢?这要感谢曾国藩的爷爷,据说他收到别人的刺激,决心让家里出个读书人,因此送曾国藩的父亲去读书,并且让长孙,也就是曾国藩也一并去读书,希望父子俩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父子俩怀揣着曾家几十辈的愿望,前去报考,可惜的是,曾父连着十七次不中秀才,曾国藩自己连着六次不中。只能说,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能说明两个事情:第一,父子俩是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张宏杰在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据说有个小偷去曾家偷盗,听到曾国藩在背诵《岳阳楼记》,背来背去,连小偷都会了,曾国藩还背诵不下来,让小偷都恨铁不成钢。第二,他们父子两个,连着曾爷爷,都是不放弃的个性。这个也许就是一直维系着曾国藩,直至他最后成功的秘诀,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对湖南人,一直有一个说话就是“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不服降”,感谢荆楚大地所培育出来的这种性格,让这个湘江人民几乎可以说是书写了“半个中国近现代史”。而曾家,无疑是将这种个性贯穿到底了。

        十七次中考不中,一般人的想法就是放弃,即便自己不想放弃,也会在别人的眼光里面退却。曾父的这种“言传身教”无疑也给了曾国藩很好的榜样作用,可喜的是,曾国藩脑子还是比他父亲在考场上灵活了一点,他会总结经验教训,对比优秀的文章,找到自己的不足,痛定思痛之后再次奔赴考场,即便别人的嘲笑和奚落。在度过这一段艰苦的考场岁月之后,曾国藩终于达到第一个阶梯,然而也正是这一段七次秀才考试经历,为他之后的官场铺下了不放弃,用笨法的引线,这将伴随他一生,作为坚强的思想后盾。

相关文章

  • 《曾国潘传》——笨人呆法

    曾国藩,一个常年出没在成功学封面的人物,几乎可以成为一代想要成功人士的神了。在阅读张宏杰的本书之前,对张的...

  • 曾国潘传2⃣

    看了这本书,我认为曾国藩之所以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他的身上也有一般人没有的豁达和一个文人墨客具备的风骨以及对国家存亡...

  • 读《曾国潘传》有感

    全书读完最大的感受:他从平庸、笨人走到了不平凡、圣人,有恒的塑造了自己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001...

  • 曾国潘传-金句

    1. 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P8 2. 笨掘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

  • 【好书笔记】曾国潘传

    ✍️ 作者:张宏杰 作者简介:作家,学者 书中金句: 1.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2.曾国藩说:“天下之至...

  • 【剽悍行动营】有了这些习惯,离牛人不远了。

    今天啃到一本受益匪浅的书,此书是《曾国潘传》,曾国潘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成为大清国第一个升官最快最年轻...

  • 《曾国潘》

    人的意志力量是无穷的,可化腐朽为神奇,可让日月换青天。历史上成大事者都是靠勤奋而非天赋。

  • 曾国潘

    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立下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

  • 凡 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

    曾国潘之言

  • Day5《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潘》01

    少年青年时代的曾国潘,很笨,比不过弟弟,比不过妹妹,也有很多人知道梁上君子当面背诵文章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笨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潘传》——笨人呆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hs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