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是从脑海里翻出来,让自己莞然而笑。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对夫妇带着一个6岁的孩子去租房,他们看中了一处房子,可房东不肯将房子租给他们。原因是她喜欢安静,从不将房子租给有孩子的人。夫妇交涉无果,于是6岁的孩子对房东说:“您可将房子租给我呀,我没有孩子,只有爸爸妈妈。”房东开怀大笑,开心地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不知道故事的真伪性,但是故事里冲突的产生、反转,却浑然天成,自然而然,没有牵强护肤之感。短短的几句话,如同将一个橡皮筋拉开,再松开,又如同一步悬疑电影的反转,让人目瞪口呆。是的,孩子的表现是抢眼的,最出人意料的。问题由孩子产生,然后惊天大逆转,又由孩子解决。
这个小冲突的构成,真是太妙了,越想越有意思,仿佛给人打开了一个思考的大门。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里,在这个案例中,有四个主体,父母、房东、房子、孩子。矛盾的主体是父母与房东,对象是房子,矛盾的原因是孩子。一般的思维,至少我自己的思维是把焦点集中在主体上,屏蔽房子和孩子。但是这个故事,却意外地将孩子引入,使得矛盾消失。没有了矛盾,也自然就没有了冲突。以父母、房东为主体来解决的思路是二维,加入原因-孩子,就成为了三维,三维对二维,形成降维打击。那如果在引入对象,房子,行为四维空间,又会怎么样哪?故事又该怎样进行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