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点评-读书打卡专题
一枝惊鹊-day1-《自卑与超越》-读书打卡

一枝惊鹊-day1-《自卑与超越》-读书打卡

作者: 一枝惊鹊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23:17 被阅读0次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奥地利的A.阿德勒,在心理学的研究上,他与弗洛伊德都有着同样的盛名。《自卑与超越》是他在个体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生活的意义”,他首先肯定,儿童时期所经历的事情,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人们在自己的儿童时代所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即他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初步形成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许多儿童会形成错误的经验,通过研究,阿德勒将这些儿童分成三类人:器官有缺陷的儿童、被娇纵的儿童与被忽视的儿童。

阿德勒分类中“被娇纵的儿童”,使我想起了我们经常在社会、家庭中所常见到的“熊孩子”。

“熊孩子”在今天的新闻中数见不鲜,今天是那个熊孩子掀了女士的裙子,明天是那个熊孩子在电影院里踢前面人的座椅。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熊孩子家长的处理方式都是“孩子还小,不要和孩子一般计较”。更有甚者,因受害者说出实情而对对方大打出手。有个女孩独自在迪士尼游玩时,一个8岁的小男孩摸了他几句,她说了他几句,却不想对方的家长却立刻拿起手里的帽子,对着女孩的头和脸打去。

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熊孩子后面还有一个娇纵他的家长。

孩子犯了错,家长却拒绝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拒绝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后的后果。他们向禁卫军一样,无论来者对错,只要是指责自己孩子的,皆被他们看成是不利于自己孩子的敌人,通通格杀勿论。有一句话成为他们行为强有力的支撑:

“他只是个孩子!”

也许熊孩子们今天是个孩子,但他可能永远是个孩子吗?他总有一天要长大的。

而这些被娇纵的熊孩子长大后又会怎样?

阿德勒说:“他一直被训练为只取不予,从未学会用别的方式对付问题。

因为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他们的父母不顾一切维护他们,他们在这种生活经验中得到了错误的生活意义: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但凡有自己不满意的事,那肯定是别人的错。

而到那时,惩罚之于这些长大后的熊孩子而言,除了加强他们“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外,便再无其他。

这也是为什么阿德勒说:“被宠坏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枝惊鹊-day1-《自卑与超越》-读书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mz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