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哥伦布传记》。
以前的我是不大爱看历史类和传记类的书籍的。大致是因为地名,人名,时间太多,记不住。尤其国外的著作,地名人名都很长,就更拗口了。所以,常常是对人物传记敬而远之。
《哥伦布传记》是我在淘书的时候,对方附带赠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爱好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兴许我又能比以前更能读懂了。于是,在每个周末带孩子们去公园玩的时候,我就带上这本书。孩子在一旁玩耍,我在一旁阅读,偶尔抬头看看他们,心满意足。
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但是他发现新大陆的功绩是属于西班牙的。
他因为阅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对地圆说深信不疑,也非常向往游记中所描述的遍地黄金的大汉和日本。那里的屋顶都是用金子做的。还有盛产香料和染料等的印度。他从马可波罗的记录中得知,东方有些华丽的宫殿,丰富的物产,无穷的能源,无尽的财富。由于马可波罗的游记,向西方展示了神秘的文明,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于是,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东方热,西方各国都把眼光投向了东方,各国都争相探索。但是,由于当时往东要经过实力雄厚的伊斯兰国家,它是西方基督教的宿敌。因此,向东的道路被阻隔,此路不通。
而地圆说,给西方人带来了曙光。哥伦布相信,一直往西,穿越海洋,就能达到东方。
但是,当时很多西方宗教不相信地圆说,质疑哥伦布,并极力反对。他们无法想象,怎么会有人跟他们脚对着脚,倒着站立,果树怎么可能逆着生长。那里的果实怎么掉落在地面上?太多疑问,让哥伦布向西航海探索的计划实施阻碍重重。
他为了证实地圆说,也为了传达基督教,使之遍布整个世界。也为了后代的荣誉,他开始了十几年的游说,从意大利,法国,英国,葡萄牙到西班牙,他屡遭拒绝。最后,在西班牙呆了5年之久,从希望到失望,他准备放弃再去法国。一位跟他十分情投意合的修士,帮他说服了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同意出资支持哥伦布航海,并答应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得到各种地位财富的要求。
但是由于西班牙王室刚刚结束一场持久战役,国库亏空,哥伦布所能得到支持远航的物资和人力非常有限,但他还是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在海上航行快一个月了,他们遭遇了风暴,前所未见的火山,布满海藻的海域,各种恐怖的传说让船员军心动摇,而又迟迟不见大陆的迹象,水手们想要叛变返回西班牙。但哥伦布见多识广,用有力的解释安抚了军心。
在一个月后的一个早晨,甲板上值班的水手,率先看到了水平线上的陆地。哥伦布以为他们终于到了东方的日本,其实他们到达的只是北美洲。并发现了当地的土著人。他们的建筑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金碧辉煌,但是他们身上佩戴的黄金首饰,深深吸引了哥伦布及手下。
更令人欣喜的事,当地土著把黄金都当做贝壳一样看待,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西班牙人用一块糖或是一件衣服,一双手套,就能换好几块巴掌大的黄金。
于是,哥伦布开始向土著们打探黄金的下落,并在找黄金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岛屿,并分别给它们命名,将之划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土著人的厄运也由此开始。
哥伦布决定返回西班牙,告知发现新大陆。并留下一批人在岛上等待。
西班牙王室得到消息,隆重庆祝了哥伦布的凯旋,他们仿佛看到了东方的巨大财富,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而哥伦布又开始计划了下一次的航海。5个月后,他又起航了。
就这样,为了满足王室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为了实现自己传教的计划,他先后4次达到了美洲,但他以为他到了印度。
虽然哥伦布并未到达东方,但是他发现新大陆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打破了西半球的隔离状态,并开启了全球化的过程。
哥伦布从意大利的一个不知名的水手,几经颠沛流离,游说于各国到最终发现新大陆,这个过程极其崎岖坎坷,但他改变了世人对世界的认知,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不仅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还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收获了更多,一切的成就都是源于他的坚持,永不放弃。哪怕付出一生,也是值得。
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每次阅读都很投入,感觉到了新的血液在沸腾,眼前也突然开朗了。都说读史能明智,量变导致质变。坚持多读书,广读书。十年,二十年,相信我们的心胸,眼界也会变得更宽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