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记

作者: 刹那年华之水木清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09:02 被阅读192次
黄芩记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就长在村外的山上,一簇簇,各自为营,多年来,高原上的凄风苦雨也不能伤它分毫。

每年的六七月份,知了还未开嗓,只见村里的婶婶们就提着菜筐颠颠的走向山坡,相约去拔黄芩。那个时间,开得正好,山原上到处是它们的身影,绿绿的细长的叶子,上边点缀着扁圆的蓝朵,那正是黄芩的花,有指甲盖宽,约一指节长。仿佛是约好了似的,早晨的露水还未发干,黄芩已经抬头挺胸地在原野上,望着这阔地高天了,像是憋了一整年的精神气,在这个季节全部散发了,灿烂夺目,摇曳生姿。

山里话说,“六月的太阳毒的很嘞”。

那几天,太阳似乎和北回归线有一场生死角逐,势必要把对方拿下,撕咬殆尽。而太阳光在早上六点就一下一下爬过山头,幻化出蒸腾的暑气来考验山民。人们在地里劳作,正是“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皮肤被晒得黑里透红,汗珠从脸上一滴滴渗出来,砸进泥土里,回到家,总是不免要生一场病,起夜时,会惊奇地发现,舌头就像是被铁板红烧过,火红滚烫,在山村里这茶饮料就是最好的“良药”,唯有它才能这痛解燃眉之急。

小时候,最喜这茶饮料,晚饭后,总要来一杯,虽然喝起来有点苦涩,但入口后又带着甜甜的味道,很久之后都唇齿留香。冬天时,妈妈用炉子烧开一大壶水,把我的专用杯子和放着黄芩的罐子从柜子上拿下来,捏一嘬放进杯里,用水冲散了,我贪婪地靠在妈妈腿上,望着那可口的绿色液体,捧起杯子酌一小口,砸吧砸吧,一口一口直至把他们全部干掉。夏天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妈妈会把热水和黄芩提前泡好,放在灶台边上的一个空地上,每当我从外面疯够了,满头大汗地回到家看着那绿色的水水,拿起来一饮而尽。这时候奶奶就会眯着眼睛走过来拿起袖子抹去我额头上的汗珠,而后宠溺的说一句“鬼丫头”。

黄芩记
就是这样贫瘠的土地,黄芩却从未嫌弃,昂扬恣肆生长。

就是这样荒凉的高原、贫薄的黄土梁黄土峁上却长出了一种特别的黄芩,多种古药书中已多次记载,包括《药对》《本草图经》《医学起源》等书,黄芩的根部是一味上好的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止血、安胎等多种神奇功效,已被选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它的邻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且广谱抗菌作用强,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且售价又极其便宜,所以得到很大发展,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只要你走过那山头,就会看见一丛丛黄芩屹立在那里,以向上的姿态。据可靠数据表明,这里的黄芩多年来受高原上独有的大风吹拂,含有更多的铁。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中国的脊梁,贫瘠的生活没有打掉他们的铮铮铁骨,却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愈加坚韧和强大。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黄芩般的自我奋斗,它做到了。生长于这可爱的人间,却没有贪图享乐,为人类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它,也做到了。

我们要学习这些精神,学习虔诚于“世界和平”,热忱地爱着祖国,爱着同胞,爱着每一个为幸福而战的人。
黄芩记

相关文章

  • 黄芩记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就长在村外的山上,一簇簇,各自为营,多年来,高原上的凄风苦雨也不能伤它分毫。 每年的六七...

  • 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基源植...

  • 黄芩

    黄芩花开呈紫色, 好看实用出奇迹。 凉血安胎消肿痛, 除了观赏还能用。

  • 黄芩

    黄芩性寒,燥湿又清热。

  • 黄芩——自渡子

    《黄芩》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小黄芩、黄芩茶、山茶根、土金茶根...

  • 黄芩 - 草稿

    1颜色适中,Ph值在7以上,气味不明显。2有霉味偏黄,3泡水以后变黑,4偏黄

  • 黄芩+甘草

    (黄芩, 甘草) 共18个方剂使用: 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甘草泻心汤,葛根黄芩黄...

  • 三黄汤

    黄芩、黄连、黄柏

  • 中药材之黄芩详解

    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痞满,泻痢,黄...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第65页)许整理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芩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lf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