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主见,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存能力。然而,不幸的是,正是父母亲手断送了孩子这种能力。
回想一下,平时我们跟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不行,不准,不可以”,经常否定孩子的话,我们说了有多少?孩子有不好的习惯,或者有危险的举动,父母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跟孩子沟通,没有问题,但这样的话尽量少说。
孩子在2岁之后,会经历一个重要的敏感期,即“自我意识敏感期”。这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会常常把“不”挂在嘴边,来向父母表明“我要自己做决定”的态度。如果孩子做决定的时候,父母进行阻止或批评,孩子就会感到无能、怀疑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敢做决定,害怕父母的责备,害怕承担后果,更怕父母不再爱他们了。
养育孩子,不要养成没有主见的“优秀绵羊”。前段时间热播的一个综艺一《朋友请听好》,有一期里,易烊千玺读了一封信。信是一名25岁的研究生写来的:“我已经25岁了,可是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因为我妈管的太严了,让我没有独立的感觉。”“我现在都读研了,还被要求每天11点前回家。”“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都是妈妈给我买的。”
一个从小就被安排、被掌控的孩子,最为可怜。即使长大了,被“安排”成功了,也是一个没有主见、任人摆布的“优秀绵羊”。
养育孩子,不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没有主见的“优秀绵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