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
什么是有审美的生活?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的一段话是最好的诠释: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没有语言的诗。比如能敏锐地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喜欢驻足欣赏路旁的花丛;或明月当空关灯赏月;或者炎炎夏日洒水······下雨欣赏雨景 ,刮风倾听风声,遇到有困难的人便挺身相助。
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看似与写文章无关,实则紧紧相连。没有对生活的审美,就不会对生活的敏感觉察与深切感受,写作边成了无源之水。斐斐教授说:“文学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生活---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在于有没有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要没有感受,生活再多也是白搭。”
懂得什么,哪怕只是穿一件漂亮的衣服,逛逛公园,听一场音乐会,享受一顿美食,都足以用精神的丰盛来对抗现实的束缚。如果你在初三高三依然能在紧张繁重的复习中写出优美文字,那么你过的就是一种有审美的生活。
二 用阅读保鲜心灵
阅读是保鲜心灵的最好方式。
拯救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几乎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鼓舞者,自己的守护神,后者一般也都是作家。只消将后者的书看上几行,自己就立刻想写作了,某些书仿佛能迸溅出玉树琼浆,使我们陶醉,使我们收到感染,敦促我们拿起比来。”这段话固然谈的是作家的创作,但对我们写作同样实用:找到自己在写作上的鼓舞者、守护神,我们每个人的写作欲望几乎都能被激发出来。
三 对写作逐渐上瘾
把写作当成日课,不等待灵感,你只管在纸上快速奔跑,无须字斟句酌,写错字也不要紧,一边写一边哭也不要停下,让笔快速地在纸上滑过。余华说:“写作捷径就是一个字,写。”你只管不停地写。写着写着,天地开阔了;写着写着,大海恢复了宁静;写着写着,洁白的莲花处处盛开。写作,就是心灵的瑜伽;写作,就是一个朝圣路。
你不要管写的是否符合应试作文的规范,也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你只管写,写各种文体,诗歌小说杂文传记评论·····只要你喜欢的,尽管写。
小时候,见过人砍树。四五个人先在树根周围抛出一个大坑,待树根大多裸露后,大伙就拉着早先系在树梢上的长绳,往一个方向同时发力。随着几声喊叫,大树缓缓倒地。这种方式砍树,并没有拿着斧子直接对准树根坎,而是从旁用力。
作文,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要只盯着应试作文呆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