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传统节日“小年”!想想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过了小年,意味着虎年就要交棒,兔年就要来临。
家群里,妈妈发了一条信息:“祭了灶,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子要裹脚,老头子要毡帽。”哈哈,这是从小就听的歌谣。欢天喜地的节日景象一下就映入眼帘。
祭灶、吃糖瓜、穿新衣、贴年画,小年儿开始的所有的活动,都在表达着和创造着“年味儿”。而所谓“年味儿”,它需要一系列特定的习俗和仪式来加以突出和完成,大概也就是与年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传统和情感氛围,尤其明显地体现为以一种或多种特殊的仪式或习俗活动来区分同日常生活的差别。
而表达这种差别的方式就尽在一个“过”字。
关于“过”,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過,度也。从辵,咼声。”形声字。许慎认为本义是“度”,即过去。但有争议。吴善述《广义校订》:“過本经过之過,故从辵,许训度也。度者过去之谓,故过水曰渡,字亦作度。经典言‘過我门’、‘过其门’者,乃過之本义。”因此,過的本义是经过。
在小年这天,最传统的活动是“祭灶”。据说这天本是灶王爷离开人间属地回归总部向老天爷汇报工作的日子。关于小年祭灶,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有晋周处所作的《风土记》:“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以及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等等。
我国多数地方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其为“灶君司命”。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我国起源甚早,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礼记》「礼器」篇。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除了祭灶,传统过小年还有扫尘、贴年画、剪窗花、吃糖瓜等很多习俗。现代人们家里已经没有供奉的灶王爷,但 依然会有“衣食无忧”的愿望;年画也是一年贴一回,仿佛这一份习俗里尽可以保有对风俗的传承,也保有了发往宇宙的愿望。尽管习俗的形式在现代生活中有了很多变形,但合家团聚、喜迎新春的心情却永久留存。
“过”是“过去”,过是经历。该送走的送走,想迎来的迎来。所有的活动中有了纪念,也有了梦想。
母亲信息的最后一句话是:“祝各位亲人小年吉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