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与过于「延展」的自己做斗争,昨天夜里,我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现在感觉,真的很棒。』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如此迷恋朋友圈
有了社交网络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看似漫长的一个下午,微博/朋友圈,亦或者曾经的QQ空间与人人网,随便看一看,一个下午就不见了。一方面自我疑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莫非时间真的加速了,另外一方面,明知道刷完朋友圈除了看到自拍/ 旅行摄影/转发抽奖/吐槽/段子以外,好像也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强迫症般的想要去了解朋友们都在做了什么呢?
相似的经历同样出现在新闻中,手机中安装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等等等,大多数社会新闻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为什么我『没事做』的时候就习惯性的开始刷,时间一下又过去了,回顾一下只感觉到生活的空虚与自己的无意义,心情反而变得更糟糕。
对这件事的疑惑基本导致了我的跨专业学习,我需要去了解新闻、了解传播学,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样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朋友圈
在考虑跨专业学习之前,我阅读了十本传播学经典的书籍,希望从中可以找到一些结果。 从传播学与新闻学中,我了解到新闻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叫社会守望,说白了,朋友圈也是一种新闻,这种新闻可能相比于国家大事更加平淡,但因为其发生在我们身边,高度的接近性让他对我们的影响可能远大于马航失事等震惊世界的新闻。
安全感
就像荒野上的兔子,需要竖起耳朵谨慎的观察周围的动向。我们同样需要对身边的环境保持了解,谁又出去浪,谁又拿了奖,为什么隔壁书店关门了,门口外卖又出了什么大新闻,与其说是消遣,不如说这样的朋友圈让我们感觉自己更安全,可这样心理上的慰藉,真的能让你更有幸福感么?
找到自己的价值
很容易陷入到对别人感情与行为的觉察,而忽略自身的感受。这里源于我们很容易将『我』定义为『别人眼中的我』,通过他人的行为,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为什么要摆脱朋友圈
断舍离
接触到断舍离的理念后,我差不多扔掉了寝室1/3的东西,这些都是久未使用,但还能使用的东西。整理完这些东西后,我竟然有从未有过的轻松爽快感。 本质上断舍离是对身边事物的舍弃,可信息何尝不是如此,信息时代让我们从『渴求信息』走向『筛选信息』,信息已经不是稀有物,而是充斥在我们身边。筛掉那些与你无关的,你就可以更专注于自身的信息,更关注于自己,前所未有的专注。
碎片化生活
在那段大量阅读传播与心理书籍,找寻答案的时候,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最初接触这本书还是大二时候的辩论赛,关于『娱乐节目的快速兴盛是否有利于电视业的发展』,粗略浏览完并没有太多的认识,直到后来的二次阅读。
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娱乐披上了学习的外衣
电视让我们沉溺其中感觉自己正在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但这种『被动学习』不会有丝毫的效果,信息基本转眼就忘,留给你的大约只剩下仿佛自己在学习的心理慰藉。 朋友圈的信息转眼就忘记,深刻程度比不上中午吃了哪家的外卖,可怕的是我们沉浸其中还觉得这是对信息的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将一天的时间分割的四分五裂,每次做事却要重新进入状态,时间自然不够用了。
精神的有限性
时间有限,金钱有限,精神,未尝不有限。 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在一件事情上就会忽略其他的事情,专注的力量在于你将精力都投入于一点,同时会高效又高质量的完成。而碎片化阅读将我们精神打碎,没有投入到一点上的能力,都消散在细细碎碎的信息处理上。一天之后,感觉很疲惫,想想,却发现什么也没做。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最高票来源于网红谢熊猫君,很简短的答案收到24k赞,其中加粗的一句话是。
首先请记住,并且经常对自己重复一句话——“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我。”
印度教的冥想,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体会自身的感受,在几十分钟内,去关注你身体的感受与变化,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对生活更好的感知。 当练就『关我屁事』与『关你屁事』这两个神功后,就会发现生活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疲于应对洪水般的信息后,是时候建立一堵墙,回归自我。
如果你想做拓展阅读,可以试试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如果想试读可以后台私信我,我会发给你电子版的链接。
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关掉朋友圈的美妙感觉,可以试试把这篇文章作为你朋友圈的最后一篇转载,告诉大家后潇洒转身,关注自己的世界。
同时欢迎在关掉朋友圈的时光里,私信我你的感受,或许过几周可以收集一下大家的生活体验交流一下。
友情提示:
关闭朋友圈方法:底部菜单的设置-通用-功能-朋友圈,点击关闭就好。关闭朋友圈后,你的所有朋友圈与评论依然存在,他人依然可以访问你的朋友圈,但在『发现』一栏中将不会有朋友圈菜单,你不会收到任何提醒。依然可以通过点击某人的头像方式去具体查看某个人的朋友圈。
啊,世界突然清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