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做父母亲的抱怨自己年幼的孩子:“唉,我那孩子真是的,我走开一小会儿都不行,烦都烦死了!”
因此也就能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当父(母)亲的要出门上班了,孩子哭着闹着拽着父(母)亲的衣角不放。一个担心迟到了扣奖金急得火烧火燎,一个怕父(母)亲从此消失似的大哭小叫有时还外加跺跺脚。
有时父(母)亲趁孩子不备悄悄溜出家门,没走多远即被孩子发觉。于是一个象逃避仇人追杀似的走得飞快,一个象被无情抛弃一般悲痛欲绝紧追不舍。
旁人看了当然是不会误会的,哈哈大笑中象是捡了个便宜看了场免费街头剧。
许多人可能会以为是小孩天生有这种紧跟父母的本能,其实不然。
如果有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孩子的这种让父母心烦的举动正是家里人特别是当父母的培养、训练出来的。这种培养一般在小孩一岁不到时开始的。因为此时小孩的自觉意识已经萌发,他(她)对周围环境的感觉不完全是靠本能了,有时他(她)也能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一定的反应。
此时,当父母的或家里别的人,有时还可能是邻居们,都非常想看到孩子的这种处于萌芽时期的自觉判断性反应,于是培养就开始了:
当父(母)亲有什么事要离开孩子时,他(她)开始微笑着对孩子说:“爸爸(妈妈)要走了呢?”这时孩子一般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的,他(她)毕竟还小,可能还不懂“走”是什么意思,况且他(她)熟悉的父母亲还在微笑。
于是父亲或母亲开始装出严肃认真的样子诱导孩子了:“爸爸(妈妈)要走了你不害怕吗?”孩子并不知道“害怕”是什么,还是没作出让父母亲满意的反应。
于是父亲或母亲装得更加严肃甚至作出点愤怒状吓唬孩子:“爸爸(妈妈)走了就不回来了呵!以后没人管你呵!”孩子终于害怕了,不是他(她)听懂了什么,而是他(她)通过父母的表情和语气感觉到了某种令人恐惧的东西。
孩子哭了,父母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一个乐呵呵地走了,一个则开心地向孩子作检讨:“好宝宝,乖宝宝,爸爸(妈妈)骗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你,咱乖啊!不哭啊!”
这样的培训往往不是一次两次就结束,相反,只要事情不是那么急,当父母总乐意在离开孩子之前这样逗逗孩子的家里,让孩子的哭声为自己送行。
这种培训有的时候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邻居朋友来帮助进行的,因为他们也非常喜欢看看孩子的这种反应。当然这决不是为了搞什么心理测验,仅仅是因为“好玩”!
经过几番这样的培训,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么一种观念:父母离开自己是件可怕的事情。于是当他们稍微长大些后,他们开始用实际行动阻止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这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些个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父母们开始讨厌孩子的这种举动了,他们会奇怪孩子怎么都这个样子,一点不理解大人,奇怪的同时开始烦恼,然后就是着急生气,最后大多以孩子的皮肉受苦而告终。
当个小孩,其实也真不易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