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过晚餐,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聊起过年那点事。
妻子说:“其实像现在这样,过年不过年还真没什么两样。你看看,这每天吃的,不跟我们小时候过年这一天吃的一样吗?可能比那时吃得更好。”
孩子接着说:“你小时候过年啥样子我不知道,但我也觉得,这过年好像越来越没意思了。你看,鞭炮都不能放了,马路上也不挂灯笼了。不放鞭炮、不挂灯笼的年,哪有年味啊?说不放鞭炮是为了‘保护环境’,那不挂灯笼莫不是为了‘节约资源’?如果真为了节约资源的话,那每天晚上屋顶的‘亮灯工程’又算啥?”
是啊。这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居家了。别说小区里难得见到人影,就是小区外边,那大马路上,平时也难得见到几个人。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抱怨,这年还得过。尽管我也觉得现在的“年”是越来越没“年味”了。
回想我们小的时候,一般只要过了腊月廿三,也就是小年,那接下来的这几天,家里基本上除了烧还是烧。整个家里那可是香气盈鼻啊!红烧肉一般是用自家养的猪,宰了以后的猪肉,和那油豆腐烧在一起的,烧上整整一大钵头——那种用陶瓷烧出来的钵头。就这样满满一钵头,一般人家可以从除夕一直吃到清明节左右。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再炒上一锅瓜子,一般是南瓜子,也有的是葵花子,大多是自家种的。或者是自家做的番茄干等,炒完了以后,多多少少分一些给家里的几个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放好。剩余的部分即用来招待客人。家里各种“烧”,家庭主妇们一般是没得空的。杀年鸡、杀年猪、剖鱼,烧肘子、排骨是小时候过年的标准套餐。
网图侵删也只有这几天,可以暂时无视各种“长幼之规”。当然作为小孩子,不能没礼貌,不能没大没小……对于大人来说,农活也不像其他时节那么忙,可以适当的放宽一点,今天不做,明天也可以做。而且很多的活,都可以在家里完成。比如把一条条长长的年糕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年糕片等,活计相对比较轻松。而对小孩子来说,可以拿自家已经宰杀的鸡、鸭等的毛,去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那里换个牛皮糖或小鞭炮之类的玩意。所谓“鸡毛换糖”应该源出于此吧。而往往这些时候,家长一般是不会来管这种鸡毛蒜皮小事的。小伙伴之间相互也有比较,比谁的鞭炮多,也比谁的鞭炮更响……我的印象中,这就是“年味”。
可惜的是,像孩子这般年纪或者说比她略大一点的孩子们,大抵是体会不到我们小时候的那般乐趣的了。
2.
在幼年的记忆中,年夜饭应该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多得不计其数。而且最使孩子们激动的,在拜过神和祖宗之后,桌上除了那条鱼不得动筷子——寓意“吃剩有鱼(余)”之意,希望来年丰盛富足、年年有余。其他的菜,你想吃什么就随便吃。大人们一般不会像平时那么约束着你。但还是满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先吃藕片,意即“路路通”。——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而对孩子们来说,就这么一点小小的自由,可以让我们从每年的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期盼到大年三十。
当然,吃饭的时候不能口不择言,有一些用膳禁忌什么的,还得时刻注意。说些“顺流”的话自然无所不可,但那些需要忌讳的言论,这些时候是万万不可以说的。——这就是“规矩”,从小开始从细小的事件中潜移默化着的规矩……相比较现在的孩子,几乎什么规矩都不懂,目无尊长、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的情况,我不知道这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想应该是退步了吧。至少像我们小的时候,根本就用不着什么“感恩教育”,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有什么好吃的,尽管自己也非常希望吃到,但总是先想着要留着给父母、给弟弟妹妹吃。再看看现在,唉,无语啊!——好像又扯远了。
当然,让孩子们开心的,并不仅仅只是一餐年夜饭。正常情况下,年夜饭以后,家里的长辈们都差不多会分一些数量不等、少得可怜的压岁钱。而这钱怎么用怎么花,大人们一般是不会来过问的。我记得我十岁之前,收到的最大的一笔压岁钱,是爷爷给的,两毛钱。让我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揣在衣兜里,也让两个弟弟羡慕得……按老家的俗语来说,“爷爷奶奶酷爱长孙,爸爸妈妈溺爱小儿”。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可别小看这两毛钱。按当时的物价,一支铅笔才两分钱,一斤猪肉才一毛三分啊!整整一个学期的书杂费的总和才一元二角。时隔多年,我上高中的时候,住宿在学校里,父亲每周给的伙食费才区区一毛钱,我也能撑过一周六天的时间。
网图侵删吃完年夜饭,一般都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那个时候,村子是聚落在一起的,每家每户的小孩子们吃完年夜饭,基本上可以集起来一起玩,所以大人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而且这一个晚上,在外边稍微玩得晚一点也不要紧,按现在的话来说,叫“压岁”。不管你到任何一家,那家里的大人肯定很热情的招待我们,往我们的衣服口袋里大把大把的塞一些瓜子、地瓜干什么的。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大年三十晚上的孩子被当作“善财童子”。所以不管到哪家,大家都特别开心,认为孩子的到来会给他们带去“来年的运气”。虽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风俗使然,而且一直就这么沿袭下来。而往往,正常情况下孩子们在晚上也不会玩得太餐,一般晚上八、九点钟也就回家睡觉了。整个过程不需要大人费心。而大人们基本上聚集在某人的家里,打打牌、打打麻将,但是不赌钱。谁要是输了,脸上就贴个纸条或是戴一个用纸板箱或是别的什么做的“帽子”。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睡觉,在这个除夕之夜他们根本是不管去过问的。我小的时候,还没出现电视,所以大人们最多的娱乐活动也就于此了。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容易,我觉得不过分。
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那可是稀罕之物啊!毕业之后分配在县电影院当放映员。按现在的话来说,可能也叫“利用职务之便”吧,除夕之夜他可以让我们在村里看到露天电影。在当时,看一场电影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平常时节,哪有机会看电影啊。而且看的还是只有在县城电影院里才能看到的35mm的宽屏幕电影。这位“工农兵大学生”书读得怎么样没人知道,但对于放电影,业务素质确实过硬。一般原先的电影院有多名工作人员,一场电影两台放映机一般也需要两人同时工作。但他在村子里放电影,从来都是一个人干的,而且从未出过差错。所以当时,让人们佩服得“不要不要”的。也就是这一天,四邻八舍的村庄往往都很早吃过团圆饭,一般一家人相约来我村看电影。那个现在看起来都似乎并不太小的场地,在这一天的晚上往往让人“无立锥之地”。但后来有一年,因为某家可能由于仓促或是别的什么原因,电影放到一半,家里突然失火。有人把起火原因归咎为“因为村里放电影的缘故”。而“工农兵大学生”觉得,我有心为家乡做点好事,结果却蒙受了冤屈。从此之后,除夕晚的电影也就销声匿迹了。
网图侵删3.
很多“东西”是刻在记忆深处的,想忘都忘不了。就如同这“年味”。再看看现在像我女儿一般年龄的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读书还剩下什么?想玩都玩不了。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肯定好了不少,但我怎么就觉得,我的“孩童”时代比她现在,不知要“富足”多少倍?
写到这里的时候,微信“嘀”的一声,传来了一条信息。打开一看,是一位朋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其中第一段文字是这么写的:
网图侵删又要过年了,/ 可是一点也没感受到/ 浓浓的年味儿
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也没有挨家串门的热闹
好像少了小时候的那种,仪式感和期待感
小时候,/ 一到腊月就开始置办年货了
一直到年三十,/ 家里天天蒸汽弥漫,香气弥漫
这是年的味道,/ 让人晚上都幸福的睡不着的味道…
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话:
那些年穷的像个孙子,但快乐的像爷
是啊。那些年,我们“穷得像个孙子,但快乐得像爷”。但这样的“年味”,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