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是很久以前杜撰的一则故事。写完以后一直觉得不太如意,似乎没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遂几易其稿,总得勉强入目。文录于此。文章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鸡圈中最近引进了一只大公鸡。体形硕大,看起来很强壮的样子。头顶鲜红的鸡冠格外引人注目,打鸣声高亢嘹亮。每每闲散上路,总是喜欢先扑楞扑楞它赖以自信的健硕的双翅,威风凛凛,优越感无比,颇具“领-导”风范。在这个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日益堕落的鸡圈里,它的到来无疑是那一道最靓丽的另类风景。
据说这是鸡圈的主人为了改变鸡圈日益消沉的气氛而特意从外面引进的优质种鸡。有人说它是“山黄鸡”,有人说它是“乌骨鸡”,亦有人觉得它是“大种鸡”。但莫衷一是,没有真凭实据。到底是什么鸡,估计只有它自己才知道。
鸡圈里原本母鸡偏多。对于新来了这么一只高大英俊、战斗力爆棚的大公鸡,好奇者有之,兴奋者有之……世事百态层出不穷。群鸡多愿意与之接近,希冀获得其青睐。当然,这当中也不乏冷静理智者,冷眼旁观。“看你最终能蹦跶出什么名堂?”
在这么一个极度阴盛阳衰的环境中,大公鸡的优越地位越来越被彰显。也对,面对这样的“青年才俊”及其身上所携带的十足光环,不经世事的小母鸡们是很难抵挡此类“诱-惑”的。
在萎靡的鸡圈呆了一段不长的时间后,虚荣和权力欲-望不断膨胀的大公鸡似乎有些得意忘形。放眼整个鸡圈,“舍我其谁”这是大公鸡得出的最自鸣得意的结论。于是,它开始颁发第一条“改-革措施”——以每日产蛋数量的多少来决定谁能伴它一同进餐。
这下整个鸡圈热闹了,群鸡议论纷纷。大公鸡的热切追捧者自然是紧随其意,但更多的“不同声音”也因此出现,更甚至于有质疑者提出,“要不,你先下个蛋给我们看看?”
大公鸡恼怒了,“有谁听说过公鸡能下蛋?”
“别的公鸡能不能下蛋咱不清楚,但你肯定能下蛋。”质疑者坚持着,“本山大叔小品里不是有一句经典台词,‘下蛋公鸡,公鸡里的战斗鸡’,证明公鸡也是可以下蛋的。”“或许你成不了公鸡中的‘战斗鸡’,但如‘下个蛋’一类的小事应该难不到你吧!”“你要是不下蛋,岂不影响你在鸡群里的光辉形象?”
大公鸡想想也对,“我要是不下个蛋让他们看看,那以后他们谁还能服我?”于是乎,它就开始趴在窝里,努力,努力……终于有一天,它产下了一个看起来似乎并不太正常,MS鹌鹑蛋一般大小的“鸡蛋”。
而正是这个特殊的“鸡蛋”,让鸡群炸了窝。有溜须者说,“蛋虽然小了点,但毕竟还是个蛋。”但更多的声音却是,“原来,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不能下蛋的‘硬伤’啊!居然只下了这么一个小小的‘鹌鹑蛋’?还不如我呢。切……”“银样蜡枪头啊!”“也不过如此嘛?”诸如此类。
因此,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公鸡在群鸡中的光辉形象,一下子萎缩了许多。鸡群里的绝大多数者发现,这大公鸡平时好像疏于工作,只负责打鸣而下不了蛋。于是它们在背地里给它取了个绰号,叫“打鸣公鸡”。
虽然“打鸣公鸡”在产蛋这项目上的“专业水平”不怎么样,不过它泡小母鸡的手段还真是挺高明的。不长时间,它便勾-搭上鸡圈里一只貌不惊人看起来似乎还有些丑陋的小母鸡,每天一起外出觅食。有时候是它带着小母鸡,但更多的时候鸡群里的其他同类发现好像是小母鸡带着它,而且它还乐于被带着。还细心的替小母鸡捉小虫子,对小母鸡的关心、照顾大异于其他同类。两两之间,亲密无间,人称“公婆鸡”。
鸡群议论开了,“莫非外表俊郎的大公鸡瞎了眼?居然会钟情这样丑陋的小母鸡?”也有说,“或许是闷-骚的小母鸡勾-引了它,而它却经不住诱-惑。”但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丝毫不影响大公鸡的得意行为。它依然我行我素,毫不避嫌。
细心的鸡群还真的发现,大公鸡确实有点白内障,只不过比较隐蔽。如果不加留心,根本没办法发现。这倒也是事实。
有心者了解到,大公鸡在引进来此鸡圈之前,在原先的鸡圈里好像也是这么一副德行,也是喜欢勾-引小母鸡,只不过做得比较隐蔽。终于有一天,母鸡们发现了它的丑陋行径,于是群鸡个个自危,都不敢单独与它相处,生怕引火烧身。
原来是本性使然,本色出演哪!难怪,难怪……
说到这里,倒真的让人无语了。
议论归议论,牢骚归牢骚,生气归生气,可鸡圈乌烟瘴气的境况依然。想想也对啊,大环境如斯,小环境奈如何?
或许正应验了那一句老话:“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有没有可能因为大公鸡的这类极不检-点的行为,外加其生不了蛋这种带着“硬伤”的专业水平,让鸡圈的主人迫于某种压力而将其宰杀烹煮,一饱口福?
躁-乱的大公鸡有什么样的“最终结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