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烟中雯城-分享馆
真正厉害的人,既能独处,又能共处(下)

真正厉害的人,既能独处,又能共处(下)

作者: Meta烟中雯城 | 来源:发表于2021-12-25 09:19 被阅读0次

    大家好!

    昨天我和大家就“独处”这一状态进行了探讨,并在一些地方提到了共处与独处之间的关联。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主要会就“共处”进行深入阐述,并进行更多补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共处

    大家在初中政治课上一定学过这样一句话,即“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相信大家印象也一定非常深刻。

    确实,在当今世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如果说各式各样的细胞组成了我们一个个人类个体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个体就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既然是社会的人,那么我们必然会与社会中的人或事产生各类交集,也与各种变化和发展息息相关。

    事实上,除非将内心世界完全封闭,让自己全然活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否则我们永远会与这个社会产生交叉和联结,这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言,其自身就是一个“精神小宇宙”,别看这是小宇宙,但如果从精神角度来看,其广度和深度完全可以和真实的宇宙相媲美。

    在真实的宇宙中,不仅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物质,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能量。不同星系、不同物质都经历着不断出生、死亡、碰撞和吸引的过程,在宇宙这个无限的舞台中演绎出独特的精彩。

    而如果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小宇宙时,我们也能够无时无刻感受到同样的精彩,并且也能从这些精彩中获得无限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但是,无论我们内心世界的空间有多么宽广,我们总会受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或者成长高度,往往会不自觉地到达这个空间的边界之上,并产生碰撞。

    如果没有外界的力量来打破,那么很有可能会进入一个自我内卷的状态,保持一种内部的循环。

    而能够打破这一现状的外界力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另一个,或者多个同样有趣的小宇宙。

    当小宇宙的主体,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遇,并真正产生吸引时,这些小宇宙就会出现融合和碰撞,这并不是太空中常见的小行星或陨石撞击行星,也不是恒星碰撞时产生的超新星,而是一种对等量级的碰撞。

    在这样的碰撞下,物质会发生转变,形成新的物质,双方的内在精神也会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事实上,这就是心灵上的碰撞,也是一种志同道合的融合,这是在共处中才能实现的“融合宇宙”。

    在这样的融合宇宙中,真正融合的并不是物质要素,也不是各种外在要素,比如人的年龄、性别、工作、信仰等,而是宇宙中最为广大,又是最为博大的精神要素。

    良好的共处永远是以精神要素为核心的,只有在共处中达到如此境界,共处双方才会像被一根极端牢固的钢丝线所牵引,交友是如此、结婚是如此、甚至于协作也是如此。

    当然,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度融合是共处中的至高境界,我们可以将之看成是同样拥有深度思考基因的独处之人相互间的碰撞。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这时考验的就是我们真正的共处能力了,我们是否能够和各式各样的人打好交道,是否能够和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和沟通,是否能够为了达成目标而与同事之间共同努力,这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

    我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困难。

    首先,我们需要以真诚之心待人,在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同理心,想他人所想,能以对方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双向沟通,并将对方看成协作共同体;

    第二,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精神储备,以及必要的情商,这样在共处中,我们能够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让大家愿意主动和我们沟通;

    第三,如果我们要在团队协作的环境下实现共处,那么我们还需要有足够强大的专业能力,能够确保自己在协作过程中不会掉链子,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

    无论是独处中的深度思考,还是共处中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其实都在于自身的强大之上,我们不仅要具有足够强大的底层思维,也要具有在社会上发挥无限价值的能力。

    当我们拥有强大的底层思维和能力时,我们便能够在独处时始终保持精神上的充裕,拥有永远也消耗不掉的“精神话题”,任何一个精神话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演绎一番,让我们在思考中获得独有的精神能量。

    同样,在共处时,我们同样能够拥有无限的精神话题,这些话题是我们独有的财富,在和他人的共处中实现深度的交流,如果这一精神话题是对方所不具备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正向的精神交流或者引导,反之,对方也会如此。

    不要完全逃避另一种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独处状态,还是共处状态,其实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两者往往也是共存的,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界线,根本不可能单独存在。

    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会尝试在独处和共处之间人为设置一条边界线,硬生生将这两个状态隔开,而要想将其完全隔开,往往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最后一般都会选择逃避的方式。

    在职场中,那些适应独处,但逃避共处的大有人在,他们或是对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比较排斥,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将这样的沟通协调工作转移给自己的领导或其他同事,或是在沟通中采取消极的态度,并且始终不思进取,不想在沟通能力上有所提升。

    这样的人,最适应的始终是那些只需要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工作。

    而这样的态度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职场中的协作无处不在,任何脱离协作的工作都会是自己演绎的“独角戏”,这样的工作很难说有所成效,也很难看清楚其价值所在;

    第二,当我们将沟通协调这样的工作拱手相让时,我们自然而然也失去了让自己成长的机会。正如我在上文中所说,要想达到好的共处,一定是需要我们自身的强大,而如果完全脱离共处的话,我们便永远也无法看清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对于持有这样心态的人,“独处”只是其逃避“共处”的借口,在以逃避为目的的独处中,他们同样不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自己营造好的独处环境,更不会将独处作为自己不断提升和深度思考的绝佳机会,他们会将宝贵的独处时间完全用在休闲、娱乐和刷手机上。

    这两篇文章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其实,这两篇文章要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即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既要能够在独处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和深度思考习惯,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也能在共处中与人为善,实现良好的协作和精神层面的深度交流,这样也能反过来回馈我们自身的独处空间。

    当我们达到这样的境界时,可以认为是在独处和共处之间实现了正面的双向循环。沿着这一道路不断前进的话,相信我们能够实现飞跃式的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厉害的人,既能独处,又能共处(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hd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