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逝于1998年春天。那年我的婆家已选好下半年我出嫁的日子。按照习俗,当年有喜事的人是不可以“破白”(披麻戴孝)的。我没能参加爷爷的葬礼。
2020年,爷爷的坟墓有损坏,作为长子的父亲带头修缮。旧坟新土,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
2021年阴历二月初一,奶奶去世,享年95岁。如果不是送别奶奶,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墓地如此令人欣慰。墓地就在普陀山梵音洞停车场边的小山坡上,离马路不远,躲避了车来人往,也不致于太冷清。坟墓靠着青山,面朝着大海,视眼开阔,地理位置非常理想。
在转棺时,透过奶奶墓穴壁上的孔,我们看到爷爷棺木上盖着的黄布,虽过去了20多年,依然色彩如新,没有腐败的迹象,家人们都深感慰籍,想来这里真是块宝地呀。
“如果百年后能安放在这里,也是幸福的。“我在心里想着。
爷爷奶奶建坟时都还在世,墓地是他俩亲自挑选的。那会,殡葬改革尚未实行,还是允许土葬的。奶奶的棺木是和爷爷一起打造的,已在老房子存放了20几年。葬礼前天晚上要入殓,棺木被抬到灵堂,当地的入殓师主持入殓仪式,由父亲和长孙将存放已久的棺木用干毛巾不停擦拭。
我和小姑及妹妹已经将奶奶的寿衣准备好,里里外外5层。寿衣是妹妹购置的,一共2套,一套供奶奶火化时穿,一套是入殓时穿,也便随着奶奶的尸骨永远装入坟墓。妹妹说:奶奶生前对穿极不讲究,这次专门挑贵的买,让奶奶体面些。听得我们一阵心酸。
入殓师小心倒出奶奶经火化的尸骨,仔细辨认着头骨、手骨、股骨………然后将它们放入已铺在棺木内的寿衣里。由于奶奶高龄,尸骨零碎较难辨认,入殓师一边装,一边说着:阿姆呀,你要自己拼呀。
放完尸骨后,入殓师让家属仔细看看奶奶是否睡平整了。父亲走到棺木前端看了会,说脚还没放直,入殓师便去小心将奶奶的脚理直些,一边说着:来,阿姆,我们把脚动一动呀,动一动!
事后,入殓师便是往棺木里放各类被子及奶奶生平的喜好之物,酒、麻将牌及一些生活用品是早已准备好的。入殓师一边放,一边提醒我们:赶紧想想还有什么?盖了棺就放不了了。母亲一边理着,一边说道:阿姆,缺什么自己买呀!
一屋子的亲人没有流露出过多悲伤。按照当地的说法,奶奶属寿终正寝,是喜丧,哭不得。我们按照丧葬规矩做着自然而然的事,告别、盖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