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隐性动机——行为基于利益最大化

隐性动机——行为基于利益最大化

作者: S筠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8:07 被阅读0次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其行为都是对自己利益最大化作出的决定。从奖惩,到歧视和慈善,都是如此,背后的动机基本上可分类为:

    1.自己是利益的既得方

            (1)掌权者通过奖励来拉笼人心,保证自己的策略的日后落实得更好。施惩者则更在意没有范错的人以后不能出错,惩在鸡心,怕在猴心,是为杀威棒也。(2)歧视者就是通过歧视这个工具来将已得到的利益稳固在自己手里。常见的歧视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白人对黑人的种种歧视带来的利益是限制了黑人的空间,使白人将潜在的生活工作的竞争者踩在脚下。而性别歧视有趣的地方是,对女性施加歧视的一方,往往自己也是女性,其隐性动机是她将可能取代其职能的潜在竞争者排除在外,以保证其不可替代性。(3)慈善是一种让利的行为,以此来希望保留在现有阶层,不因拥有太多而失去自身的安宁,包括心灵上的,和被抢劫,阶层偏激人士语言暴力,其他人身伤害等。

    2.同理心

          (1)奖励,每个人都希望被奖励。惩罚,希望对方“改邪归正”。(2)歧视,当你想避免被经济歧视,你得呈现出和其信息对等的样子。(3)慈善在这方面则显得温情,希望自己处于同样境地时能得到善待。如果每个人都不施以援手,那么我有问题时别人也同样冷漠,这样太可怕了。

    3.从众

          (1)奖罚,别人都这样,你不这样,自然人才都流失,好的行为心情好的时候偶尔出现,坏的行为随意产生。从而,安全隐患潜伏,事故一触即发。(2)歧视,不施加歧视者,面临的是和大多数对抗的下场,他们觉得得不偿失。(3)慈善,也是被道德绑架的行为,常见于公司捐款。

    4.怕麻烦

            人们因为怕麻烦可以放弃部分小利益,尤其是在他看来利益支付不起这个麻烦的时候。

            那么怎么利用这个框架来引导出自己想要的行为呢?

          (1)可以诉诸利善,引发利益既得者的同理心,使其主动让利,以保证不失去更多利益。甚至提出双赢的方案,将利益既得者放弃现有的部分利益给某些人,从而谋取将来可得的更大的利益。

      (2)从众心理好利用,只要保证你的意愿和多数人意愿一致就好。不一致怎么办?提前说服部分人,或者提前拉志同道合者加入也可以。实在不行,就各个击破,避免公开场合激化你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3)有同理心的人成就也更大,因他保障了别人的利益,别人更愿意和他合作,这也就成为了他的竞争力了。所以,发现别人的隐性动机所在就很重要了。

            我有个朋友,他们工厂工人是按计件方式算工资的,旺季时月产1000件,淡季时月产100件。工厂现有的计件方式是没有保底,第1~100件计件单价30元/件,第100~800件计件单价15元/件,801件及以上计件单价10元/件。工厂认为多劳多得可以保障生产的积极性,但现状是工人生产到800件时就消极怠工了,旺季供货紧张。根本原因是工人生产800+时付出的劳动力是远高于1~800件的,所以工人宁愿少干很多活少拿几百元。怎么解决呢?可以加保底工资,或者是将单价统一,最起码将单价梯度调整为产量越大,单价越高都可以。

    (4)怕麻烦是人的本性,时间同时也是宝贵的,所以某些大公司动不动就和别人法庭见,时间上拖死对方,增加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麻烦程度,从而谋取更好的后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性动机——行为基于利益最大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k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