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夏美学》读书笔记(三)

《华夏美学》读书笔记(三)

作者: 和芷雪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13:42 被阅读0次

①日新之谓盛德:天人同构

        华夏美学有“天人同构”的运动世界观,人的情感与自然现象的变化相互感通,实现天人感应。自然的变化会影响人的情感,这也影响到了美学,古人崇尚阳刚之美,就是因为它可以将人的心理引向直接的昂扬振奋、正面的乐观进取。这是统治者所希望看到的,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却又一致。

②逍遥游:审美的人生态度

        儒家与道家并不是完全排斥的,它们有相反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儒家追求自然的人化,人和;道家向往的是人的自然化,天和。道家思想对古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力不如儒家,但道家在审美方面帮助儒家建构起对自然、人生的审美态度,对于华夏美学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审美对象的扩展

        “逍遥游”式的审美态度扩展了华夏美学的审美对象,追求“无限的美”、“大美”,把丑也引入美的领域。道家美学中自然欣赏的哲学突破又补充了儒家美学,但儒家美学仍然是主导,它把自然看作是人世的一部分,而不是脱离人世,道从属于儒和基本同化在儒之中了。所以中国古代少有真正的隐士,士大夫既入世又欣赏自然,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

相关文章

  • 《华夏美学》读书笔记(七)

    ①“以美育代宗教”:西方美学的传入 戊戌变法前后,西方近代思潮开始涌进中国,对华夏美学产生了影响。“美是生...

  • 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

    《李泽厚话语》读书笔记作者:李泽厚 (《华夏美学》,1988年) 一、欣赏 创作和欣赏山水画的,主要并不是出家的和...

  • 李泽厚:美学的前世今生

    《华夏美学 美学四讲》李泽厚 著 本书的华夏美学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在原始人的世界中,他们会将图腾刻到黝黑的石洞中...

  • 《华夏美学》书摘

    1.“羊人为美”讲的是社会性的规范建立和它向自然感性的积淀;“羊大为美”讲的是自然性的塑造陶冶和它向人的生成。 2...

  • 读《华夏美学》

    读《华夏美学》 文/非象 读过《美的历程》,我跟着书大概地梳理了一遍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知道了李泽厚及他的文...

  • 汉服特征

    汉服体现了华夏民族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华夏民族独特的美学观 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以形而下的外在形式含蓄的表达着情理...

  • 读《华夏美学》——“天人同构”

    “日新之谓盛德”:天地自然在昼夜运转着、变化着、更新着,人必须采取同步的动态结构,才能达到与整个自然和宇宙的同一...

  • 读《华夏美学》——“儒道互补”

    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但又悠然南山。 儒道的交融互补有两条路。 一条是艺术:即是陶渊明诗和山水鸟画,一方面...

  • 读《华夏美学》—“乐从和”

    即是美学,首先要谈的便是何为美。 书中曾言到《说文解字》云:“羊大则美”,故好吃也。又云“羊人为美”盖猜测为古之祭...

  • 读《华夏美学》——“诗言志”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记.乐记》 “诗言志”本见于《尚书》,是对于“诗”最著名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美学》读书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p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