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
读《华夏美学》——“天人同构”

读《华夏美学》——“天人同构”

作者: 山茶饮客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10:04 被阅读0次

  “日新之谓盛德”:天地自然在昼夜运转着、变化着、更新着,人必须采取同步的动态结构,才能达到与整个自然和宇宙的同一,即是“与天地参”亦即“天人合一”,“天人同构”。《易传》

《易传》中的“宇宙、自然”的感性世界不是许多宗教所言的负性,也不是近代科学所言的中性,而是一种有肯定意义和正面价值,并且具有一种情感性的色调和性质。这是集孔、孟、荀肯定人的感性存在和生成、重视感性生命的基本观点的世界观的升华。“

"生成":《周易》认为自然和人事只在运动变化中存在的,这正是中国美学高度重视运动,力量,韵律的世界观基础:不求凝固的、不变的永恒,而求动态的平衡,杂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相应一致,把它看作是宇宙的生命、人类的极致、理想的境界、”生成“的本体。

故而华夏一开始便是排斥罪恶、苦难、悲惨、神秘等强烈的负性因素,总是以大团圆为结局来抚慰,麻痹乃至欺骗受伤的心灵。如鲁迅所说的:现实的流血看不见了,只剩下一团和气。


补:

荀子

因宋明理学将孔孟看作儒学传统而排斥者,但是没有荀子,汉儒难存。

荀子的特点在于强调用伦理、政治的”礼义“去克制、约束、管辖、控制人的感性欲望和自然本能,要求在外在”礼“的约束下满足内在的”欲“,在“欲”的满足中去推行“礼”。并且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外在作为,即对于整个世界包括内外自然的全面征服。即荀子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

相关文章

  • 读《华夏美学》——“天人同构”

    “日新之谓盛德”:天地自然在昼夜运转着、变化着、更新着,人必须采取同步的动态结构,才能达到与整个自然和宇宙的同一...

  • 读《华夏美学》

    读《华夏美学》 文/非象 读过《美的历程》,我跟着书大概地梳理了一遍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知道了李泽厚及他的文...

  • 读《华夏美学》——“儒道互补”

    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但又悠然南山。 儒道的交融互补有两条路。 一条是艺术:即是陶渊明诗和山水鸟画,一方面...

  • 读《华夏美学》—“乐从和”

    即是美学,首先要谈的便是何为美。 书中曾言到《说文解字》云:“羊大则美”,故好吃也。又云“羊人为美”盖猜测为古之祭...

  • 读《华夏美学》——“诗言志”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记.乐记》 “诗言志”本见于《尚书》,是对于“诗”最著名也是...

  • 读《华夏美学》——“逍遥游”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天人合一“是使”人...

  • 李泽厚:美学的前世今生

    《华夏美学 美学四讲》李泽厚 著 本书的华夏美学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在原始人的世界中,他们会将图腾刻到黝黑的石洞中...

  • 《华夏美学》书摘

    1.“羊人为美”讲的是社会性的规范建立和它向自然感性的积淀;“羊大为美”讲的是自然性的塑造陶冶和它向人的生成。 2...

  • “天人合一”的三个内涵———摘录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儒家、道家都很注重的一个根本的理念,事实上它有三方面的内涵: 第一个内涵是天人同构。...

  • 读《华夏美学》-“游于艺”“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所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华夏美学》——“天人同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cc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