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美学》书摘

作者: 戡玉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12:44 被阅读0次

    1.“羊人为美”讲的是社会性的规范建立和它向自然感性的积淀;“羊大为美”讲的是自然性的塑造陶冶和它向人的生成。

    2.图腾歌舞和礼仪巫术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和符号生产。

    3.图腾歌舞和礼仪巫术代表了人从动物性向社会性的过渡,从动物开始向人的转变,构成了“人化”的关键。

    4. 图腾歌舞和礼仪巫术改变了人的身心结构,促成了意识情感的萌发。将这种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首次联结起来,造成了最初的美感和意识的出现,最初的美学诞生。

    5.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对声色欲感并不禁制,在关于美和美感的意识上不是禁欲主义,但也决不是纵欲主义。它强调用社会的规定,制度和礼仪去引导,规范,塑造和建构;强调节制狂暴的感性,强调感性中的理性,自然中的社会性。儒家的“发乎情止乎于礼”,就来源于此。

    6.“乐从和,礼从序”——内和外序

    7.乐发于心,源于情感;礼发于外,源于理智,“乐从中出,礼自外作”。

    8.“乐从和”讲求身心,人际和天人的和谐,它的尺度在于中庸。

    9.礼乐是政治统治和人性化的工具。

    10.把本来是维持氏族社会的图腾歌舞,巫术礼仪(礼乐),转化为自觉人性和心理本体的建设,这是孔门哲学——美学最深刻和最重要的特点。

    11.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 它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

    12.孟子推崇道德人格的正面模范,使得崇高直接成为道德力量在个体生命中的显示。

    13.人会在“自然化”的过程中会积累出无意识的“天赋”。

    14.所谓“人的自然化”,并“不是要退回到动物性,去被动的适应环境;刚好相反,它指的是超出自身生物族类的局限,主动地与整个自然的功能,结构,规律相呼应,相建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美学》书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ao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