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青枫分享素材库青枫诗歌篇
读《华夏美学》——“诗言志”

读《华夏美学》——“诗言志”

作者: 山茶饮客 | 来源:发表于2022-08-22 09:58 被阅读0次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记.乐记》

“诗言志”本见于《尚书》,是对于“诗”最著名也是最古老的规定。

关于“诗言志”书中言有多种解释如:

   言作者之志:言引用者之志;言集体的事功、政教、历史、要求、即是载道等等。

书的作者较为赞同最后一种,若与“乐”的起源,大概最初就是巫师口中念念有词的咒语,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后逐渐的演化为对祖先的事功业绩、本氏族的奇迹历史,军事征伐的胜利,祭祀典礼的仪容等记述、歌颂和传递。

到魏晋时期,“诗言志”逐渐被后世理解和解释为抒情,即抒发个人的志趣情感,“诗缘情”与“诗言志”同样成为美学的重要理论。

但是此时的抒情仍旧离不开政教,故而产生一个后世华夏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基本问题:即艺术究竟应该抒情还是扬教、载道、言志?

由于远古音乐艺术的衰落,这种矛盾便更多体现在了诗文和书画之中

这也不禁令我们可惜中国是曾经拥有过灿烂的音乐文化的,只是消逝于时间的长河不免令人唏嘘。

而从魏晋开始“诗、文”分途。诗主言情,文主言道。

而后又有着“诗”,"词”分途和“诗”,“画”的分途。

词的发达由于其大谈女人,爱情等,故其大多得以摆脱”载道“的束缚,而画则更加自由,彻底解放于”成教化,助人伦“。成为真正为个人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

所以书中言道:"华夏的美学特征和矛盾不是美与真的问题,而是情感的形式(艺术)与理论教化要求(政治)的矛盾或统一即美与善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读《华夏美学》——“诗言志”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记.乐记》 “诗言志”本见于《尚书》,是对于“诗”最著名也是...

  • 读《华夏美学》

    读《华夏美学》 文/非象 读过《美的历程》,我跟着书大概地梳理了一遍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知道了李泽厚及他的文...

  • 为诗者何也

    为诗者何也· 田 秀 古今华夏文人为诗者何也? 这个问题,除了诗之古训曰,“诗言志”等等之一般的社会功能之外,我认...

  • 2018-08-29

    我 学 写 诗 (诗言志 诗言事) ...

  • 教育纪事| 016 我的诗意人生

    “存心为志,发言为诗”(叶嘉莹语)。 情到深处便是诗。 “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

  • 浅谈诗言志

    浅谈诗言志 王居明 在《尚书•尧典》中有:“诗言志,歌永言,声...

  • 听课心得——要教好诗歌,首先自己得懂诗歌

    诗,是最美的语言。 诗既言志,诗亦缘情。 华夏几千年,流传了多少优美的诗歌。 诗歌虽美,却不好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 诗言志吗?

    一种很古老的说法,诗言志,志向,志趣。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朱熹 诗言心。

  • 读《华夏美学》——“天人同构”

    “日新之谓盛德”:天地自然在昼夜运转着、变化着、更新着,人必须采取同步的动态结构,才能达到与整个自然和宇宙的同一...

  • 读《华夏美学》——“儒道互补”

    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但又悠然南山。 儒道的交融互补有两条路。 一条是艺术:即是陶渊明诗和山水鸟画,一方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华夏美学》——“诗言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xi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