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养成习惯之早起写作,二十五天。假期正是读书时,今天继续拆《正面管教》。
P:读者,珍珠。
J:作者,简.尼尔森
对话开始啦:
三、错误观念如何识别和应对
P:亲爱的简,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昨天你说管教的目的说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是”。我还是没有明白怎么做。
J:昨天我们讲了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其实都是源于孩子错误的信念。如果家长能够识别出来,就会少了许多悲剧。
P:从行为识别出孩子的目的?怎么做?
J:有两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第一条是“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
P:什么是情感反应?
J:就是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大人的情绪是什么?是愤怒和沮丧?还是受到威胁、无助?觉察自己的情绪可以发现孩子的错误目的。具体的情绪与孩子错误目的的对应,可以读书或者听樊登讲书。
P:好吧。第二条线索是什么呢?
J:当你要求孩子停止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P: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
J:是的,四种不良行为背后是四种错误目的。
P:看来我要回去翻一翻昨天的谈话。知道了孩子的错误目的又如何能够纠正不良行为呢?
J:我给你介绍一个好的工具吧,叫做“逻辑结果”。
P:什么是逻辑结果?
J:先说与逻辑结果对应的自然结果。就是不带雨衣会被淋湿,乱放东西会找不到。这时候,家长不要过多干预,也不要说教、借题发挥,无限引申。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即可。
P:这种时候,我确实忍不住会多说教。
J: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机是他做对事的时候,而不是做错事的时候。
P:自然后果是不干预,那逻辑后果就是大人干预了?
J:是的。逻辑后果要求大人和其他人正确的介入,决定哪种后果能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的选择负责任的合作。
P:听起来真不错,怎么用逻辑后果呢?
J:逻辑后果与惩罚不同,它要符合4R原则:Related相关;Respectful尊重;Reasonable合理;Revealed in advance预先告知。
P:好复杂呀。
J:我解释给你听。就是我们的介入应该是后果与行为相关,不要责难、羞辱和让孩子痛苦(尊重),不要借题发挥(合理),预先让孩子知道可能的后果。
P: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呀?
J: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早上快点到校,不要迟到。那么我们可以头天晚上让孩子早点睡觉,提前跟孩子说好几点出门才能保证按时到校。这个过程中,不要借题发挥训斥孩子。
P:这个原则好用吗?
J:不太容易。预先告知很容易被家长用作惩罚恐吓。
P:那怎么办?
J:更加有效的是”关注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修改逻辑后果为”3R1H“原则。Related相关;Respectful尊重;Reasonable合理;Helpful有帮助的。
P:有什么区别吗?
J:3R1H的好处是能增加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我书里面举了一个使用3R1H的小例子,你可以去看一下。
四、有关正确的鼓励
P:很多人说正面管教就是多鼓励,又有人说鼓励过度会有害,那应该怎么做呢?
J:鼓励并不简单,需要把握许多方面,比如时机、
P:什么时机?
J:避免在冲突的时刻。
P:还有什么方面?
J:比如要相互尊重、要基于改善而不是完美,否则孩子会有挫折感、肯定积极的方面,而不是盯着缺点看,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当孩子做出不良行为时,给他一个机会做出弥补。
P:这些就够了吧。
J:不够,当你在公众场合面临孩子的不良行为,请离开情景,单独与孩子解决问题。
P:还有吗?
J:有的。建议与孩子安排特别的时光,这种时光本身就有鼓励的效果。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鼓励与赞扬不同。鼓励指向行为,针对改进和努力。赞扬指向人,针对已经完成的事情,让孩子寻求别人的认可。
P:鼓励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
J:是的,你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让他自我照料,这也是鼓励的方式。
P:我看你还提到了家庭会议。
J:是的,家庭会议也是很好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另外,你对生活的态度会直接导致孩子的信念和价值观。
P:可以具体讲吗?
J:还是去读书吧,没有时间讲听樊登讲书,会更加清晰明白。
P:好的,谢谢简,看来我要再听一遍樊登读书了。
J:很开心与你聊天,希望对你有帮助。
P:谢谢你,再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8713/f7185a9247ddf4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8713/0b373e5c14b727c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