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谈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三百多年以前,英国有一位哲学家叫做培根(Francis Bacon)。他可以说是鼓吹方法论革命的人。他有一个很有趣的譬喻;他将做学问的人运用材料比做三种动物。第一种人好比蜘蛛。他的材料不是从外面找来,而是从肚里面吐出来的。他用他自己无穷无尽的丝做成很多很好看的蜘蛛网。这种人叫做蜘蛛式的做学问的人。第二种人好比蚂蚁。他也找材料,但是找到了材料不会用,而堆积起来;好比蚂蚁遇到什么东西就背回洞里藏起来过冬,但是他不能够自己用这种材料做一番制造的工夫。这种做学问的人叫做蚂蚁式的学问家。第三种人可宝贵了,他们好比蜜蜂。蜜蜂飞出去到有花的地方,采取百花的精华;采了回来,自己加上一番制造的工夫,成了蜜糖。培根说,这是做学问人的最好的模范——蜜蜂式的学问家。
我想到了当作家的人就是把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创作了文字,流传后世,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很了不起。我希望我们做蜜蜂,生活中收集的材料经过加工变成有益于人类进步的材料。
我还想到了自己的差距,生活中遇到天大的事情却由于人物的真实性而无法下笔,害怕得罪人,虽然想到了《聊斋志异》的写作方法,却因为思考力行动力差而搁置起来,只会如实反映事物人物的本来面目。更没有构思技巧、写作方法语言、表达能力。
我想到了每个人每天吃饭喝水把许多食物经过嘴、牙齿的咀嚼、咽喉要道,胃、脾、小肠、大肠、等等器官变成了血液、垃圾等等,让生命保持百年。写作的过程也一样,吸收生活中的精华,排除垃圾,让文章有生命。这是我的大脑所缺乏的功能,因此也写不出自己心仪的文章来。
我想到了作家们的伟大之处,不仅有自然的功能,后天的学习生活更有产出的功能,作家的价值就可观了。
平常看很多的书,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希望自己从今天开始,从对话开始,有方向的地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今日没有白活,很高兴,今后有方向有目标地在写作道路上前进。
网友评论